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环境公报
2011年广州市环境状况通报
【 字体: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全面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取得重要的新进展。在经济持续增长、机动车快速增加的同时,全市空气和水等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2011年广州市环境质量情况

2011年,广州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水环境质量继续好转,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1.总体情况

2011年,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在15~138之间,环境空气质量属优124天、属良236天、属轻微污染5天,优良天数合计360天,比2010年增加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8.6%,比2010年上升0.8个百分点。以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236天,比2010年减少12天,以二氧化氮为首要污染物5天,比2010年增加4天(见表1)。

 

表1 2011年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API)与2010年对比

年度

API范围

空气质量等级(天)

首要污染物(天)

轻微

污染

轻度

污染

优良

比例(%)

SO2

NO2

PM10

2010

15~124

113

244

8

0

97.8

3

1

248

113

2011

15~138

124

236

5

0

98.6

0

5

236

124

增减

+11

-8

-3

0

+0.8

-3

+4

-12

+11

 

2.主要污染物总体水平。

2011年全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分别为0.028毫克/米3和0.049毫克/米3,比2010年分别下降15.2%和7.5%,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0.069毫克/米3,与2010年持平。

3.各自动监测站点污染物水平。

2011年各自动监测站点污染物浓度详见表2。

表2 2011年广州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污染物平均浓度

单位:毫克/米3

项目

年度

广雅

中学

市五中

市监

测站

天河

职幼

麓湖

广东商学院

市八十六中

番禺

中学

花都

师范

九龙镇镇龙

平均值

二氧化硫

2010

0.037

0.032

0.038

0.033

0.028

0.030

0.040

0.038

0.034

0.024

0.033

2011

0.025

0.029

0.027

0.024

0.022

0.027

0.035

0.030

0.035

0.024

0.028

增减(%)

-32.4

-9.4

-28.9

-27.3

-21.4

-10.0

-12.5

-21.1

2.9

0.0

-15.2

二氧化氮

2010

0.062

0.059

0.062

0.066

0.052

0.052

0.054

0.044

0.043

0.032

0.053

2011

0.061

0.059

0.067

0.057

0.040

0.051

0.045

0.043

0.037

0.033

0.049

增减(%)

-1.6

0.0

8.1

-13.6

-23.1

-1.9

-16.7

-2.3

-14.0

3.1

-7.5

一氧化碳

2010

1.32

1.38

1.08

1.29

1.05

1.2

1.11

1.26

1.02

1.03

1.17

2011

1.1

1.01

1.25

1.39

0.99

0.95

1.04

0.89

0.94

0.93

1.05

增减(%)

-16.7

-26.8

15.7

7.8

-5.7

-20.8

-6.3

-29.4

-7.8

-9.7

-10.3

可吸入

颗粒物

2010

0.070

0.076

0.075

0.062

0.077

0.058

0.079

0.065

0.065

0.062

0.069

2011

0.081

0.080

0.067

0.056

0.064

0.061

0.082

0.063

0.074

0.058

0.069

增减(%)

15.7

5.3

-10.7

-9.7

-16.9

5.2

3.8

-3.1

13.8

-6.5

0.0

 

(1)二氧化硫。

全市10个自动监测站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除花都师范和镇龙两个站点外,其余8个站点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均比2010年下降,广雅中学、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天河职幼降幅较大,分别下降32.4%、28.9%和27.3%。

(2)二氧化氮。

全市10个自动监测站点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除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镇龙和市五中3个站点外,其余7个站点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比2010年有所下降,麓湖站点降幅最大,下降23.1%。

(3)可吸入颗粒物。

全市10个自动监测站点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二级标准,麓湖、天河职幼等5个站点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比上年有所下降,市五中、市八十六中、商学院、花都师范、广雅中学有所上升。

(4)降尘。

城区平均降尘量为4.62吨/平方千米·月,符合广东省暂行标准,比2010年(5.10吨/平方千米·月)下降9.4%。各功能区平均降尘量范围为3.52~5.97吨/平方千米·月,均达标。与2010年相比,除混合区轻微上升1.4%外,其余功能区下降,降幅在4.1~17.9%之间,降幅较大的是居民区(17.9%)、交通稠密区(13.1%)、商业区和文化区(11.5%)。

(二)降水。

2011年我市全市降水pH平均值为5.20,比2010年上升0.14pH单位,酸雨频率为42.0%,比2010年下降8.7个百分点,酸雨污染持续减轻。

(三)地表水环境。

1.饮用水源地水质。

2011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比上年(89.63%)上升10.37个百分点。西江广州引水、东江北干流、顺德水道、沙湾水道4个水源地水质为类,巴江水道、秀全水库2个水源地水质为类,流溪河水库备用水源地水质为类。

2.江河水质。

(1)珠江广州河段。

2011年在年降水量比2010年和常年减少,并缺少引水补水的情况下,珠江广州河段水质为Ⅳ类,与2010年相比,平均污染指数降低6.12%。21项水质评价指标(水温、粪大肠菌群、总氮不参与评价,下同)中有18项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1.16毫克/升)、石油类(0.08毫克/升)和五日生化需氧量(3.3毫克/升)。

(2)其它河流。

2011年,东江北干流水质保持优(Ⅱ类),沙湾水道、流溪河从化段水质保持良(Ⅲ类),白坭河、蕉门水道、小虎沥水道、凫洲水道水质保持Ⅳ类,与2010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市桥水道水质由2010年的中度污染(Ⅴ类)变为轻度污染(Ⅳ类),显著好转。

3.水库。

2011年流溪河水库水质为优(属类)。

4.入海河口。

2011年广州市入海河口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其21项水质指标评价,石油类平均浓度符合Ⅳ类标准,其余20项指标符合或优于Ⅲ类标准。

(四)城市声环境质量。

1.区域环境噪声。

2011年广州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9分贝,与2010年相比下降0.2分贝,总体水平“较好”。

2.道路交通噪声。

2011年广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9分贝,与2010年相比下降0.2分贝,总体水平“较好”。

二、2011年为保障后亚运环境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2011年,为确保我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市采取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持续推进“天更蓝”工作。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强化火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的升级改造与运行管理,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全方位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严格执行机动车国Ⅳ排放标准,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全市353平方公里限行黄标车,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抽检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控制;强化餐饮业污染整治,学习借鉴港澳先进经验,开展油烟污染综合整治试点;全面完成PM2.5监测、发布的准备工作。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分解落实水环境治理任务,制定实施了《广州市2011-2012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继续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实施《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调整方案》;狠抓工业污水治理。

三是全面启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制定了《广州市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方案》,将年度减排工作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和重点企业。顺利完成了2011年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比2010年减排11.75%、8.76%、13.46%和11.65%,考核结果全省排名第一。

四是以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加大“退二进三”力度。坚持审批与服务并重,严把环保准入关。

五是全面加强环保监督执法。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等专项执法行动。大力推进“宁静工程”。认真处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妥善应对日本福岛地震核辐射等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六是狠抓环保队伍建设。市环保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在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中获第二名。建立健全先进的空气、水、辐射、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全市环境监控和污染防治能力稳步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2012年,我市环保工作将以新型城市化建设为统领,将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的城市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以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为契机,积极投身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实践,努力探索广州环保工作的新路子,争当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排头兵,继续促进广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