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全力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一是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认真开展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工作。主题教育期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2次,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基层、街道、社区、企业等一线开展调研68人次,赴基层单位讲专题党课10堂。组织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献展和“壮丽70周年、南粤谱新篇章”展览,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回顾历史,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二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头雁工程”推动创建模范机关,提高管党务党能力;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日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印发《中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关于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工作方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组织党员干部以“学习强国”载体,加强理论武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抓严抓实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暨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动员大会,印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暨党员干部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负面清单》。开展新提拔和重新任免的处级党员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开展廉政审查,强化重大节日廉政提醒和纪律检查,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一是统筹协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广州市全面深化改革2019年工作要点》,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任务13项。二是完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印发实施《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实施方案》,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续完善工作;联合市财政局制定印发《广州市生态保护补偿办法(试行)》。三是优化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修订《广州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各区党委、政府和11个职能部门2018年落实环保目标责任情况开展考核。四是强化环保规划引领。完成《广州市环境保护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和《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2018年度评估。五是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制改革。开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强化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制定重点行业环评审批工作指引,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873个;继续做好排污许可证核发,全市累计核发国家版排污许可证1245个。六是做好气候应对和总量减排。顺利完成省下达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目标任务;积极推进碳普惠制试点,全国首个城市碳普惠平台在广州上线;印发《广州市2019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全市共实施109个减排项目;广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基本完成。
三、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坚持“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的工作思路。一是强化统筹谋划。印发实施广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指导意见、年度作战方案和冬春季节强化方案。二是加强工业锅炉整治。关停黄埔电厂五号机组,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35台生物质锅炉全部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进一步压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三是推进移动源污染控制。基本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车出租车7596辆;加强柴油车抽检,4个机动车遥感监测点位投入运行,共遥感监测柴油车75.2万辆,道路和车辆停放地抽检机动车数量同比增多15.1%。2019年7月1日起轻型汽车执行国Ⅵ排放标准,9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发现并查处15台冒黑烟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检船舶燃油1055艘次。四是全面落实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每天检查约100个工程,督促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六个100%要求”;镇街环保监督员利用APP巡查建设工程5万余次。全市5000余台环卫作业车辆每天对建成区城市公路及主干道机扫作业率达到100%。五是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完成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一企一方案”综合整治137家。组织密封泄漏点在2000个以上的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完成1240家机动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6项主要指标中,4项达到国家标准。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分别为53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1.2毫克/立方米,均达标。
四、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坚持“以流域为体系,以网络为单元”的系统治水思路。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治水。印发实施《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以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为核心,聚焦主要水污染物氨氮减排,部署了14项强化措施38个具体任务,明确了治水工程完成率等12项重点指标,持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二是加强督导督办。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并向相关单位通报治水存在问题;开展重点流域156条一级支流水质排名,加强对水质达标滞后的考核断面责任区委区政府督导;对重点断面、相关跨市河流水质开展加密监测,并及时通报监测结果;开展水质预警,督促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全面整治各类污染源,落实各项水污染防治强化措施。三是强化“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行动,完成年度清理整治任务。四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规范优化广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组织实施《广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作战方案》,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5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督查整治。五是扎实做好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整治、管理”工作。2019年,全市9个国考断面全部稳定消除劣Ⅴ类,6个断面水质优良,8个断面水质同比好转,治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五、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坚持“摸家底、查状况、强防控”的思路。一是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1370家企业基础信息调查和风险筛查工作。二是加强源头预防。公布43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监测,完成研究报告。三是强化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加强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已开展195个地块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并督促污染地块实施风险评估、治理修复。
六、强化固体废物、噪声、农村污染防治等工作
一是推进实施《广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加快补齐固体废物处理能力短板,全力督促推进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和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二期项目。二是持续推进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完成11307家企业固体废物数据申报、审核工作,比2018年增长73.8%。三是印发实施《广州市2019年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工作计划》《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工作方案》,完成广州市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布设工作,做好2019年高考、中考等考场周边环境噪声控制。四是推进实施《广州市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广州市农村污染治理作战方案(2018-2020年)》,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是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完成526家正常营业加油站的2111个地下油罐地下防渗改造工作,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完成率100%。
七、加快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要求和省的整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推进完成各项整改措施。一是2016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完成反馈整改任务8个;完成整治交办案件1039件。二是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完成反馈整改任务12个;完成整治交办案件1392件。三是按照省的统一部署,推进落实2018年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制定并修改完善《广州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暨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并已按要求报省审定。
八、持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四治”(治水、治气、治违、治乱)综合督导工作。组织开展“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督导抽查,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污染情况排查、非道路移动机械摸查、宠物医院等专项排查,开展广佛、广清、穗莞跨界联合执法及锅炉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餐饮行业、涉镉重金属行业、固体废物、污染地块治理修复项目等专项执法行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多部门联合激励惩戒措施。印发实施《广州市镇(街)园区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组织4期专职环保员业务培训。印发实施专职环保员队伍管理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在海珠区先行先试,通过明确管理机构、探索党建引领、健全队伍建设、明晰业务管理、开展考核激励,以及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等措施,促进镇(街)园区加强对专职环保员队伍的监督管理。2019年,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775宗,累计适用新环保法配套办法358宗。
九、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市委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市生态环境局机构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优配强局机关中层干部和各区分局、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持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完成局系统培训项目16项,培训1668人次,举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班、干部综合素质主体培训班。精准扶贫取得新进展,打造枫木村百亩南板蓝中药种植项目,扎实推进“三保障”政策落实,枫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14584元,实现51户137人脱贫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