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12:06 来源:触电新闻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以“逐新提质 聚势绿美”为主题的海珠湿地主场活动启动。科研监测人员正式公布在海珠湿地发现的两种鸟类:领雀嘴鹎、红领绿鹦鹉,海珠湿地鸟类纪录增至200种。
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修复,海珠湿地生物物种持续“上新”。近日,科研监测人员在海珠湿地发现了领雀嘴鹎和回归野外的红领绿鹦鹉。
华南地区分布的红领绿鹦鹉大约在1900年时由外地引入,由于违法捕猎、栖息地破坏等原因,野外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广州市自1980 年后一直未有红领绿鹦鹉的野外记录。科研人员将这一鸟类重新引入广州,并成功恢复其野外生活能力。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介绍,这将提升广州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后续其他本土野生动物的恢复积累相关技术和宝贵经验。“我们使红领绿鹦鹉自主繁衍花了3至5年时间。它喜欢利用一些已经有的树洞,海珠湿地有很多古老的荔枝树、龙眼树、榕树。如果看到有些有树洞的下方树干被搞得很光滑,极有可能它在里面。这也是说明森林植被改善了,现在湿地的树都长大了,而且这些树能够提供的食物也多了。”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还介绍了观赏领雀嘴鹎和红领绿鹦鹉的小提示。“领雀嘴鹎很可能从白云山扩散过来,它往往会站在树枝上和电线上。而观赏红领绿鹦鹉要找大树多的地方,仔细看可能会发现它成群飞过。”
长期以来,广州海珠湿地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休闲游览等生态价值日益显现。在海珠湿地主场活动中,海珠湿地国际生态艺术节双年展和自然书屋“阅读自然,全民阅读”公益读书活动启动,。湿地工作人员叶桀瀛介绍:“我们将面向全球招募6位艺术家入驻,结合海珠湿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为期两周的驻地创作。书屋活动欢迎各位将已阅读或者希望交换的书带到海珠湿地来,希望能够带动大家参与湿地的保护当中。”
此外,结合“湿地公园+”主题,海珠湿地还设立市集,推出湿地建设成果介绍、生态艺术装置展示、生态产品推介、自然教育经验交流、公益动植物导赏,邀请游客打卡湿地特色旅游点,感受生态艺术文化。
文字:广播融媒体中心记者方妍
图片:广州海珠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