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环保新闻
以绣花功夫在村居中推进雨污分流 广州番禺区雁洲涌流域完成8条村居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及105个排水单元达标建设
【 字体:

2024-08-14 16: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经过改造,昔日的“臭鱼塘”变成了雁洲涌湿地公园内的景观塘。
郑秀亮摄

  ◆本报记者郑秀亮

  走进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雁洲涌湿地公园,只见河涌里清澈见底。“以前这里面有很多淤泥,污水截流不彻底,河涌发黑发臭。”番禺区水务局局长张启泉拿起历史图片向记者介绍说,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展开,督察组提出雁洲涌雨天污水溢流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雁洲涌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流域内村居生活污水。狭窄的巷子、一线天、握手楼、人头攒动的菜市场与随处可见的小餐馆……在村居中推进雨污分流工作,考验的是智慧和细心,需要的是精细化管理。

  番禺区大力推进雁洲涌公共配套管网完善及改造,以绣花功夫开展坑头村、新桥村等8个村雨污分流工程。目前,雁洲涌沿线30个闸门、拍门合流溢流口已全部完成溯源改造,实现常态化“开闸”,雁洲涌流域雨污分流治理初见成效。

  精细化打造8条村居管网雨污分流样板

  张启泉介绍,雁洲涌位于番禺区中部,主河涌长约7.8公里,流域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3万,用水量为3.06万吨/天,污水量为2.86万吨/天。此前,由于流域内行政村村居的8条管网建设不完善,尚未雨污分流,下雨时,大量雨水会进入污水系统,致使污水系统超负荷运行,污水溢流汇入雁洲涌,成为河涌黑臭的根源。

  为从源头治理污染,番禺区开展8条村居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同步推进污涝、小微水体和合流渠箱共同治理;由末端往源头推进管网建设;供排水同槽施工;垃圾收集站点微改造;在商铺和农贸市场增设污水集中排放池等10项改造,并在全区推广实施。

  对垃圾收集点进行改造是提升环境卫生水平、降低污染的重要举措。番禺区通过在垃圾收集点新建污水沟槽和洗手盆、抬高垃圾收集点地面、铺设防滑瓷砖等措施,将垃圾渗滤液和洗手盆的水接入污水沟槽,隔绝雨水进入排水沟,达到雨污分流的效果。

  “目前,雁洲涌流域的32个收集点都已完成改造。”张启泉介绍说,“改造后,垃圾收集点的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将雨水分离出去,实现了水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双提升。”

  村中小餐饮店门口也出现了一些污水排放池,餐饮污水可以通过水池收集后进入市政管网。“水池里面还有隔栏,可以随时清理,防止堵塞。”张启泉说,虽然这些小餐饮店都已接入污水管网,但是考虑到其日常经营习惯,加设污水排放池可以更有效地收集污水。

  村居雨污分流仍需下足绣花功夫。番禺区管理部门实地走访每栋民居,到各村委召开碰头会,主动了解村民想法,积极听取村民意见,按照村规习俗确定立管外观样式、改造方案等,最大限度减少分歧矛盾。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建设雨水、污水两套管网。以前村居哪里容易出现积水内涝情况,工程建设中就优先开展内涝点治理,实现污涝同治。施工中,还要保障村民生活便利,通过回填碎石、铺钢板、架木板等方式搭建临时通道,方便车辆与行人进出,落实洒水清扫、采用低噪声设备等防尘降噪措施,减少施工的不利影响。

  番禺区用绣花功夫保障了这项繁琐复杂工作真正见到实效。经系统化整治,雁洲涌流域范围内8条村居管网于2023年10月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新建管网达151公里,立管改造9200余户,98个雨污水排口达标率超过90%。

  高标准建设净水厂,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短板

  在番禺区大龙街新水坑村,中部净水厂二期工程(大龙)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6月28日,这一工程已实现通水试运行,目前正在加紧推进收尾。

  据了解,目前番禺区共有7座净水厂,污水处理能力达103.2万吨/天。但是根据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和人口规模,结合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布局不均衡,部分居住区域污水长距离输送,转输效能低。“雁洲涌流域污水,主要是进入前锋污水处理厂,但目前其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面临污水难进管的问题。”张启泉说。

  中部净水厂二期工程(大龙)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前锋污水处理系统超负荷运行、服务片区过大、转输效能低,以及雁洲涌雨天污水溢流等问题。

  番禺水务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东告诉记者,这项工程设计规模为10万吨/日,服务面积合计约为32.31平方公里,项目可补齐流域内污水处理能力短板。同时,利用净水厂优质再生水对河道进行生态基流补给,增强河涌水动力,有利于优化城市污水系统分区布局,改善河涌水质。

  工程承建方广东合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孟辉介绍,项目建设集成污水处理厂、市政道路、体育公园、能源工厂等多元化功能为一体,极限集约用地,用地指标仅0.23平方米每吨污水。净水厂采用低碳工艺组合,在节约能耗、药耗的同时,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整治污染源,打造岸绿景美生态景观

  在雁洲涌湿地公园,几个池塘微波荡漾,护坡上是美人蕉、再力花、风车草等水生植物,成群的鹭鸟或在水塘栖息,或在空中飞翔。

  “原来这几个池塘是村民用来养鱼的。”番禺区水务局副局长欧阳锋告诉记者,养殖户用药超标或者使用厨余垃圾养殖,排放的鱼塘尾水超标,对雁洲涌水质造成一定影响。番禺区对雁洲涌中上游约300亩连片鱼塘进行改造,对养殖进行清理,在池塘中种植净水水生植物,对边坡进行修复,让池塘恢复自然状态,实现池塘雨洪调蓄和环境改善功能。

  “以前很多村民在河涌两旁搭建小屋用来做厨房等,不仅污水直排影响水质,也影响河涌行洪。”欧阳锋介绍,番禺区在雁洲涌管理范围内拆除违建422宗、对1.96万平方米涉水违建开展整治,恢复河涌行洪能力,杜绝污水直排入河。同时推动流域范围内工业企业、餐饮业等全类型污染源整治。

  在大力推进雁洲涌问题整改过程中,番禺区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成雁洲涌湿地公园及周边碧道,通过雨季调蓄提高雁洲涌流域内涝防治标准,并根据雁洲涌生态流量需求进行旱季补水,同时兼具生态保护、生态景观、游憩休闲、科教宣普等功能,营造动植物栖息地,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娱乐的新“打卡”地标。

  傍晚,雁洲涌湿地公园内人头涌动,十分热闹。“现在环境好多了,不仅景观好看,而且风一吹满是植物清香。”住在附近的街坊王阿姨笑着介绍,雁洲涌重回清澈,加上水环境、周边村居环境改善,连出租屋的租金都涨了不少。

  去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涉及雁洲涌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评估,评估报告指出雁洲涌流域完成了8条村居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和105个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常态化打开30个截污闸、拍门,改造工程成效显著。雁洲涌氨氮、COD指标均值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甚至Ⅲ类水标准。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