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6 09:16 来源:中国报道网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编辑陈若欣 报道) 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广州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批)名单,增江成功入选并获得授牌。近年来,增城区以增江河为重点,全面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不断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治理水平,持续推进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岭南美景,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人口密集型城镇建成区河湖生态廊道构建与修复提供借鉴。
制度先行,强化“严”的基调
深化河湖长制,强化司法监督。增城区印发实施《增城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方案》和《增城区湖长制实施方案》。2023年率先将检察院、法院加入河长队伍,强化治水司法监督,以法治思维助推提升河流生态治理水平,织牢织密“河长制”网络。
推行全覆盖监测考核机制。自2021年起,增城区每年印发实施《增城区地表水全覆盖监测考核工作方案》,在增江干流设立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6个常规监测断面;在81个河湖布设90个监测断面,每月监测考核、排名通报,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率先落实上游超标影响扣除制度,明确镇街责任,切实达到了消除推诿扯皮、考核镇街服气的效果。
先行先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广东省试点城市广州市试点区,增城区自2019年起,通过分级分类精准施策,保障规划区划落实落地。北部生态城镇限制有污染、高耗能产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将增江干流全线基本划为水源保护区,为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了法规与规划保障。
源头治理,多举措保障水清岸净
增城区坚持问题导向、因河施策,制定“一涌一策”,通过控源+截污+清污分离+四洗+生态补水等多种手法,帮助支流恢复自净能力。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12宗,优化整合污水处理厂,减少直排增江污染负荷10万m³/d。投入超100亿,污水管网由144.63公里提升到1477.34公里,建成区管网密度提升达12倍,实现数量级巨变。针对散小乱畜禽养殖,流域内先后两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针对养殖尾水监管,印发实施《广州市增城区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举办水产规范养殖培训班,引导养殖户逐步向健康生态养殖模式转变。
生态修复,擦亮增江画廊金名片
保障“活水潺潺”。麒麟咀国家重点水文站自1956年建站以来,生态流量得到长效保障,多年最低日均流量超44 m³/s,远超生态用水保障目标。通过正果拦河坝及初溪水利枢纽生态流量设施改建,增江干流全线实现水系连通。
重现“鱼翔浅底”。增江从1987年开始连续37年开展人工增殖放流。2008年,增江光倒刺鲃大刺鳅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成,开展大刺鳅人工繁育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有效增加物种数量。2020年,增江启动流域内拦河坝重建工程,打通鱼类洄游通道,进一步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
建成“鸟的天堂”。增城区开展增江河流湿地修复和改造,对河滩鱼塘进行退出治理,塑造浅水滩涂地。在尊重保护原有植物群落基础上,对水鸟栖息地进行生境提升和优化,建设水鸟生态廊道,合理布置种植各类招鸟植物,建设观鸟设施、科普设施,为市民开展鸟类观察和休闲活动提供平台。
综合开展碧道建设。围绕水资源利用、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五大碧道建设任务,以“增江碧道,山水画廊”为主题,实施增江“一江两岸”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建成广州市第一条水岸同治的高标准城镇型碧道。
产城相融,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有效路径
以水生态保护倒逼产业升级。以淘汰高污染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中关停流域内24家高污染企业,整体关停搬迁石材经营店134家,大力推动总部经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质项目落户,促进增江沿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积极推行水环境生态振兴。将增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起来,通过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农户”力量,打造农产品品牌;积极创建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纳入省人居环境系统监测的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依托增江画廊,融合增城荔枝文化、正果畲族文化等,着力打造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增江旅游带。(供稿单位: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黄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