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环保新闻
首次披露!这一区域即将大变身!
【 字体:

2023-05-09 10:11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号

  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

  处于珠江高质量发展带

  向北发展的核心区段

  「 白云滨江20公里 」

  即将要变靓!

  近日,广州市规划院首次披露白云区委托该院编制的《白云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方案。

白云滨江工作范围图

🌳

  推进白云滨江20公里全线贯通

  打造体验各异的13大滨江公园

  白云滨江岸线总长20公里,其中西岸4公里、东岸16公里。生态方面,六山拥翠,五河汇江,具有优秀的生态本底资源;文化方面,石门返照,贪泉遗址,广府人文荟萃。为建设人民共享的生态文化珠江,白云滨江规划提出三条主线八项重点工作。

  三条主线

  还江于民,推进白云滨江20公里全线贯通。

  打开滨江空间,以西部临江大道为界,划定70-400米的开阔型滨水公共空间,分北、中、南三段有序推进空间腾挪,实现还江于民、还绿于民、还岸线于民。

  贯通沿线断点,因地制宜采用建设步行桥、桥下空间微改造、融合市政设施等6种方式逐年贯通珠江沿岸,高标准建设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白云滨江断点及贯通方式梳理

  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共享、活力多元滨江景观。

  塑造韧性水岸,设置多层级、多种类弹性堤岸,包含近垂直堤岸、自然缓坡堤岸、多空间层次硬堤岸等,在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同时营造体验丰富的堤岸空间。

  打造活力滨江公园,以沿线生态基底与资源特质为基础,划分生态保育段、文化风貌段、数字科技段和都市休闲段,打造体验各异的13大滨江公园。

金沙街滨江公园

  布局多元共享设施,依据场地现状设计自然生境、工业遗存、历史文化遗存等七类特色节点,布局三类滨江驿站,包括便民服务、医疗急救服务、文化艺术沙龙、党建活动等功能,多维度提升滨江活力体验。

  生态优先,保育白云滨江生态文化要素。

  保育沿岸生态、文化要素,重点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区、古树名木等生态要素,妥善修复贪泉遗址、卧云庐等市、区级文保,活化利用石井码头、华侨糖厂等工业文化资源。

  分段策划4条主题游线,策划:

  黄金围自然休闲路径、

  鸦岗古村历史乐活路径、

  贪泉党建科普教育路径、

  金沙洲亲子康体路径,

  由北向南串联30大特色节点,生动描绘白云滨江故事。

  重视传承创新,荟萃岭南文化,塑造白云滨江三大品牌:

  打造科技品牌,依托华为广州研发中心、黄金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植入科教文化、公共体验功能;

  打造文化品牌,依托滨江沿线历史文化资源,高质量建设6处滨水文化设施;

  打造乡村振兴品牌,挖掘鸦岗村、疍村人文资源,传承岭南文化特征。


  打造活力滨水绿带与共享公园

  近期重点推进黄金围示范段建设

  与此同时,白云滨江规划提出,基于三条主线任务,近期重点推进黄金围示范段建设。以保护示范段植被生境与生物多样性、延续沿岸鸦岗古村的历史人文特征为出发点,打造活力滨水绿带与共享公园,建设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黄金围示范段总平面与局部效果图

  01

  结合现状桑基鱼塘,打造生态湿地公园,以鱼塘栈道和生态观景台串联湿地景观,保护利用桑基鱼塘生态文化,结合中型驿站设置生态科普基地、野外露营基地,低干预式植入科教文化、生态休闲等功能。

  02

  多元活动场景塑造缤纷水岸。利用堤岸高差形成台阶剧场与活动草坡,为龙舟赛事等大型节庆活动提供群聚观赏区,营造活力四射城市客厅;贯穿碧道有机结合沼泽湿地、坑塘水田与果木林地,为居民日常游赏提供自然生态路径,营造滨江悠享私境。

  03

  改造现状堤岸路,结合现状滩涂、红树林、江心岛打造生态示范点,通过设置鸟类歇脚木、隐蔽观鸟窗等方式打造亲水、生态低干预活动空间。

  04

  保留河岸本底,优化、修复岸线生态,依据常水位、漫滩水位、洪水位打造多段式堤岸。对于河岸滩涂生境修复区,重塑河道蜿蜒性,在冲刷区加固堤岸、预埋鱼巢;对于棕地生态修复区,塑造三段式河漫滩湿地,通过先锋植物、砾石阻隔与截流水池建立多重缓冲机制,形成多样化生境;对于生态堤岸区,运用乡土植物设置生态护坡,打造亲水平台-慢行路-堤岸路相结合的多层次活动空间。

现状堤岸路改造效果图

  近年来

  广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越来越“靓”!

  ▼

  2022年的数据显示:

  全年PM2.5每天达标,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空气质量优等级天数同比增加50天;二氧化氮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平均浓度创历史新低。

  20个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到省年度考核要求,17个断面水质优良,占比为85.0%,劣Ⅴ类水体断面持续清零,全市水环境质量同比明显改善;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3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部优良,近岸海域水质稳中趋好。

  土壤污染风险有效管控,完成140个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的评审工作。

  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22家,总利用处置能力56.15万吨/年、收集能力49.41万吨/年,安全处置涉疫废物6.90万吨(医疗废物4.76万吨,医疗垃圾2.14万吨),涉疫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均保持100%。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87.3%。

  广州越变越“靓”

  街坊们又有更多休闲好去处~


  编辑丨曾玮蕾

  来源丨广州市规划院、广州日报、广州白云发布、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