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在第三个国际零废物日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助力绿色湾区发展,3月21日,“无废全运,绿动湾区”——南沙区2025年国际零废物日志愿服务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举行。该活动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联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共同举办,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由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合作发展中心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作组支持。该校二年级学生共计300余人参加。
活动结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绿色办赛理念,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师生争当“无废全运”的践行者。
趣味课堂点亮环保初心,中华白海豚传递生态愿景
活动通过《塑料瓶历险记》科普视频,带领300余名二年级学生跟随废弃塑料瓶的“旅程”,直观感受海洋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在《我的垃圾去哪了?》绘本阅读环节,讲师从日常生活场景出发,解析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展示回收PET塑料制成的生活用品,生动诠释了“变废为宝”的无限可能。
活动介绍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讲师特别结合作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原型的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呼吁学生减少塑料使用,践行低碳生活,为海洋生物筑起安全屏障。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二年级(1)班的陈同学说,经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自己再次认识到,原来小小的塑料瓶也可以成为那么多美丽又环保的艺术品,更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未来自己要践行低碳生活,以实际行动守护生态环境,让湾区天更蓝、水更清。
“无废全运”齐行动
“十四五”期间,广州市在社会生活各领域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生活单位践行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行动。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契机下,南沙以广州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为统领,加大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宣传力度,引导全民参与,塑造和展示生态优美、赛事绿美、协作和美、生活康美的广州赛区美好形象,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美丽全运氛围。
此次活动不仅为学校师生播下环保的种子,更为打造“无废全运”凝聚广泛共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通过系统化环保课程与实践,让同学们培养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美丽全运”的建设中。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垃圾回收利用作品展示
“此次活动只是南沙大力推进‘美丽全运’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将持续深化‘无废全运’行动,广泛动员本地市民参与,号召市民投身无废全运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通讯员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 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