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11:01 来源:新快报
10月30日,上澄村、澄坑村、雷锋村三个村约300亩农田纳入大埔县基本烟田,为下一步进行烟稻轮种、提质增效奠定基础;11月29日,光德镇与广东珠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珠江农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帮助上澄村、上漳村、富岭村分别建立富硒作物种植示范基地。
广州市驻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帮镇扶村第二轮工作队(下称“驻光德镇工作队”)进驻四个多月来,坚持实干兴镇,在巩固上一轮帮扶成果的基础上,践行大农业观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创新,多个帮扶项目已陆续落地。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深入乡村外出“取经” 探出四大发展思路
光德镇位于大埔县南部,东南毗邻潮州市饶平县。全镇户籍人口3.4万人,常住人口1.38万人。驻光德镇工作队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各组团单位派出帮扶干部组成。
驻光德镇工作队队长肖伟峰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7月26日进驻以来,工作队一方面坚持对全镇10个村1个社区进行广泛深入调研,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取经”,链接资源。工作队不但走进梅州多地的兄弟镇,还多次到揭阳甚至福建等地,实地学习借鉴了一批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
立足光德镇现有资源和帮扶成果,工作队因地制宜,慢慢摸索出强镇兴村富民的四大发展思路,包括谋划烟稻轮种破解土地产出低、农民积极性不高难题;引入农业科技公司支持开发富硒农特产品,提高土特产附加值;对下一轮鱼塘养殖业增密度、换品种、提产值;扶好当地传统陶瓷产业等。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虽然进驻时间不长,但是工作队说干就干,发展思路正逐步有序地落实。
引进“烟稻轮种” 破解耕田积极性不高难题
工作队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光德镇的耕地相对分散,产出偏低,群众基本以自耕自用为主,积极性不高。今年9月,工作队因地制宜引入省烟草烟叶种植项目,航拍1000亩稻田,打造“烟稻轮种”复合模式稳粮增收,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户收入。“据我们了解,上半年种烟叶,亩产收入预计超过五千元,加上下半年轮作种水稻将增收,亩产年收入将大幅提升。”肖伟峰说。
10月底,经工作队发动,光德镇上澄村、澄坑村、雷锋村初期约300亩农田纳入大埔县基本烟田。目前,大埔县烟草局正进行烟田规划调整并上报审批,光德镇指导各村做好基础、配套设施准备。
“我们已经流转了165亩,争取年底流转到300亩。”上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达强告诉记者,种烟后可改良土壤,有利于水稻生长,另外烟稻轮种无论对农民还是村集体增收都有帮助,因此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初步规划,光德镇“烟稻轮种”项目有望于2025年底启动。
开发富硒产品 提高土特产附加值
说起水稻种植,上澄村最近还有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在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11月29日,光德镇与广东珠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珠江农业先进技术,在光德镇上澄村建立50亩富硒丝苗产业示范基地,在上漳村建立10亩富硒单丛(蜜兰香约3000株)产业示范基地,在富岭村建设10亩富硒大豆、富硒腐竹产业示范基地,共同试验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
原来,光德镇很多土地经检测富含硒元素,但是如何通过技术改良,让种出来的农特产品富硒,达到国家标准,让农户掌握更多定价权,这些问题摆在了工作队的案头。为此,工作队引入有专业实力和丰富经验的珠江农业为三条村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走进上漳村鸟子石茶业的700多亩茶场,漫山遍野的茶树在小雨的浇灌下云雾缭绕。上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远锋告诉记者,茶场主要以生产乌龙单丛茶为主,带动了十几个劳动力固定就业,采茶时多达80多人灵活就业。而全村种茶面积有两千多亩,虽然在富硒土地生长,品质好,但上漳茶叶的名气还远不如附近的潮州凤凰。这次将首先在10亩蜜兰香茶叶种植上进行技术合作,希望打响富硒茶叶的品牌,提高茶叶附加值、助农增收。
在富岭村,十几亩园地已经翻好土,正在晾晒,等待明年二三月份种植黄豆。步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富岭村开设有山泉腐竹的经销店。公司负责人黄锦青告诉记者,公司拥有两条生产线,每天最多能生产一千斤腐竹,腐竹远销本地和珠三角等地,但是原材料黄豆要到山东购买,很是不便,期待本地也能提供原材料。
富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远铭表示,希望从10亩富硒黄豆示范基地做起,打造集黄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打响富硒腐竹的品牌,随后再逐步扩大产能。
扶稳制陶产业 带动村集体和劳动力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光德镇不但具有土壤富硒的优势,境内还有丰富的瓷土资源。早在宋朝时当地就有制陶,如今制陶业仍是重要产业。
在富岭村的一间陶瓷作坊里,几名村民或用模具或用画笔在花瓶泥坯上画(印)上各种花纹,完工后准备送往烧制。黄远铭介绍说,像这样的陶瓷厂在富岭村有五家,每年为村集体带来了4万多元的租金。
相比富岭村,上漳村的陶瓷制作规模更大。在焰玉陶瓷工艺厂的生产区,公司负责人郭叔告诉记者,虽然光德镇的陶瓷制造业较20年前已大幅减少,但目前仍保持一定规模。其中上漳村有十几家陶瓷厂,带动了300多名村民就业。
作为新一代的制陶人,郭叔的儿子郭滔文更讲究与时俱进。他告诉记者,公司除了出口外,这几年发展起了电商直播带货,带动陶瓷制造业稳定发展。
肖伟峰告诉新快报记者,对于光德镇的制陶业,工作队和组团单位加大了消费帮扶力度,2024年几大组团单位共消费帮扶光德镇152万多元,其中光采购陶瓷就有55万元。另外采购柚子、大米、腐竹等农特产品97万元。
说起消费帮扶,工作队特别带记者来到上澄村山区综合养鱼模式乡村振兴示范点。随着春节的临近,这个占地20多亩的山坑鱼塘将迎来第一批收获。了解到首批养殖的鱼种是皖鱼、鳙鱼等常规鱼种后,肖伟峰表示,第二批养殖计划通过提高养殖密度、更换高价值品种等提质增效。“在第一轮帮扶的基础上巩固、提升、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就一定能把光德的产业发展好。”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