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动态 > 天河
天河交出水污染防治亮眼答卷
【 字体:

  2022-02-23 11:36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踏入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涌两畔,水清岸绿、白鹭成群,一幅优美和谐的生态画卷舒展眼前。当年的黑臭水体在短短几年内变成了现在的生态带,猎德涌的治理是天河治水的缩影。

  2021年,天河区再次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治水答卷。涉及天河区重点考核断面周边一级支流及市总河长令第10号的劣V类一级支流共12条河涌达到考核要求。猎德涌“少清淤、不调水”的河涌生态治理方式得到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充分肯定。珠江猎德断面水质为Ⅳ类,30条河涌继续保持不黑不臭。

   一、因地制宜定方案

  天河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广东省2021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广州市2021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等工作要求,结合天河水环境状况,编制印发《广州市天河区2021年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沙河涌(天河段)消除劣V类水体攻坚工作方案》《油脂厂涌消除劣V类水体攻坚工作方案》等多个方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建设等工作。

  二、综合施策治污染

  持续开展水质监测。市生态环境局天河环境监测站每月2次对辖区31条河涌共64个点位,小微水体92个点位开展水质监测、形成分析报告,为天河区河涌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持续推进源头减污。按照市总河长令第3号要求,每季度开展一轮网格化治水,全年上报问题308宗,全部完成销号;完成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186家、村级工业园整治任务100个、农贸市场整治任务84个、工业企业年度整治任务801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16个。

  持续拓展治理范围。推动水污染防治向一、二级支流延伸,天河区纳入市总河长令第10号的75条劣Ⅴ类一级支流数量共2条(沙河涌、油脂厂涌),均按时成功消劣。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严控农药化肥使用量,推进源头减污。2021年农药使用量4.99吨,同比下降0.6%;化肥使用量40.9吨,同比下降0.7%。

  持续提升治水效能。2021年,全区累计完成排水单元达标面积比例83.01%,超额完成下达的75%任务目标;35条合流渠箱任务通过评定,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三、同频共振亮实招

  河长治河。强化提升基层河长履职能力,全年组织开展线下集中培训7次、现场培训28次,培训河长、河长办人员220多人次;实行差异化巡河,区级河长带头,各级河长积极履行河湖管理保护职责,累计巡河约3万次,上报问题1277宗,办结问题1256宗,办结率98.35%;小微水体河段长累计巡河4779次,上报问题176宗,办结176宗,办结率100%。

  民间治河。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宣传教育活动及志愿者巡河护涌活动,全年超过100场次。围绕“世界水周”“世界环境日”“中国水日”“中国城市节水周”等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全民参与水污染防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格局。

  专家治河。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保持密切沟通联系,指导天河走出一条精准、科学、依法的水污染防治之路。

  四、厚植优势添亮点

  根据《广东省河长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聚焦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要素,优化天河区碧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行任务目标化、项目清单化、责任具体化管理,落实落细67.5公里碧道建设计划。综合推进车陂涌、猎德涌、深涌、沙河涌等碧道建设,把碧道与城市功能连接,突出岭南水乡文化;有力有序推进年度建设任务,2021年累计完成碧道建设13.7公里,超额完成任务,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附件


猎德涌照片.jpg

猎德涌现场照片

市生态环境局天河环境监测站人员正在进行水质采样.png

市生态环境局天河环境监测站人员正在进行水质采样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