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动态
协同港澳添新篇 绿美湾区促发展——广州南沙打造生态环境开放合作示范样板
【 字体:

  2025-05-26 11:04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珠江潮涌,湾区风劲。紧扣《南沙方案》战略部署,南沙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跨境共治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奋力打造湾区生态治理标杆与国际合作典范。在《南沙方案》实施三周年之际,南沙将“打造生态环境开放合作示范样板”作为打造美丽广州城市样板的重要行动之一,通过机制创新、产业协同、共建共治等举措,进一步深化与港澳以及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着力构建“湾区共建、绿色共生”的生态治理新模式。近日,南沙依托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又一支点,进一步推动区域协作加强,为产业绿色升级赋能。

  双轮驱动: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力

  5月20日,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合作签约暨项目开工仪式举行。为推动南沙这又一个“生态样板 绿色标杆”的树立,协会在项目前期阶段就积极参与,认真调研污水治理需求,严控环保技术参数,在严格遵守环境管理标准的基础上推动其建设全周期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建立南沙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

  在活动现场,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澳门生态环境保育协会、香港环保产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南沙与港澳在环保产业领域的全面深入开放合作的序幕。未来,三方将整合发挥各自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协同、信息共享等资源优势,共建长效合作机制,加速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这标志着粤港澳绿色协作加快迈入机制化、平台化新阶段,促进湾区生态环保事业再立标杆。

  南沙污水处理厂、鱼窝头污水处理厂开工仪式

  协会作为政企和各地生态环保产业交流的平台,是南沙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和任务,推动生态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新支点。凭借各类合作载体平台,近年来南沙与港澳在生态环保产业方面的接触频密,合作不断深化,共同探讨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跨境标准体系构建和先进技术应用前景。今年5月,港澳的环保协会等合作伙伴搭桥推介了雨水净化、环保除臭、废水振动膜过滤等先进技术和产品,助力港澳企业开拓湾区市场的同时,也为内地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共享机会。南沙也抓住机遇,充分展现四涌西污水厂在污水处理、臭气治理等方面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积极向港澳地区输出优势技术产品。今年3月南沙政企代表团携高密度循环低碳绿色渔业养殖等绿色技术成果亮相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参与跨国圆桌对话并促成战略签约。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协会合作签约仪式

  系列合作实践正呼应南沙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实效。2024年南沙区环境空气综合指数较2020年下降了5.3%,PM2.5平均浓度较2020年下降了4.8%,实现空气质量“越来越好”的目标;蕉门断面、洪奇沥断面、官坦断面和虎门大桥断面4个国考断面及亭角大桥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均达到100%,沙湾水道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国考海洋断面点位无机氮浓度较2023年降低21.38%,首次达到省年度考核要求,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三地联动:搭建大湾区环境保护合作新枢纽

  5月22日,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香港联络处(以下简称“香港联络处”)在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有关负责人、南沙开发区港澳办副主任吕伟,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代表以及来自香港和澳门的产业代表出席活动。“香港联络处”的设立,对南沙深化与港澳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南沙—香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搭建起常态化、规范化的沟通平台,有利于实现政策动态和行业资讯高效共享,探索构建可推广复制的跨境合作示范项目机制,促进政策协同与规则衔接,护航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为大湾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香港联络处揭牌

  活动现场举办了“美丽南沙绿色讲堂”,三地代表围绕“《南沙方案》三周年之南沙与港澳绿色产业发展交流合作”主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多角度展示了美丽南沙建设的成效。与会人员还前往香港地球之友和香港环保署进行工作交流,学习香港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做法和技术应用路径,推动“南沙—港澳”在生态环境领域构建更亲密的合作网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南沙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分享

  “引智用智”是南沙打造生态环境开放合作样板的关键之一。依托南沙粤港粤澳合作咨询机制,南沙积极与中国环科院、香港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及专家开展合作,加快建立湾区生态环境战略合作和高端智库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南沙绿色发展。2024年11月,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联盟、构建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体系、促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为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宜居本底,激活区域绿色协同增长极。

  创新融合:激活湾区生态经济新引擎新动能

  要实现生态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开放合作。开放合作,融合创新,在南沙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中尽可体现。自2022年8月获批试点资格以来,广州南沙新区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建设成果显著:

  以“气候金融”为题,赋能实体落地生根。参编全国首套“穗港澳”气候投融资地方标准,促进大湾区气候投融资标准深度融合规则衔接。加快推动产融对接,整合“国资+金融”双重资源,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流向湾区绿色、低碳产业。上线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聚焦氢能、储能等领域,征集入库企业(项目)超580个,总投资需求超1530亿元,帮助港籍教授在南沙孵化企业“派得新能源”获取超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

  以“国际盛会”为窗,促成项目合作布局。成功举办2023年、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引进来”境外优质投资平台机构的同时服务更多本土企业和项目“走出去”。两届大会宣传覆盖180多个国家及地区,有效覆盖人群超30亿人次,助力广州成为我国对外展示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的重要窗口。

  以“国际合作”为桥,共建气候交流合作。与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建立沟通机制,与巴西CMA金融资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与伊斯兰开发银行、哈萨克斯坦财政部初步达成《应对气候变化2025图南共识》,以多边主义理念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实践路径。

  在2025年这个《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中考之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南沙成果丰硕。下一步,南沙将以更大力度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开放合作样板,保障美丽南沙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力争实现“到2027年面向大湾区的生态环境开放合作机制基本建立运行,面向世界的合作机制框架基本建立”的愿景目标。从蕉门河畔到狮子洋岸,从“黄金内湾”到“一带一路”,南沙正在以务实创新、开放合作的生动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索南沙建设美丽广州城市样板的实践路径,全力建设美丽湾区示范,为共建国际一流绿色湾区贡献“南沙智慧”。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 楠莎)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