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动态
海珠区:生态筑基、谱写“美丽中国”绿色发展新篇章
【 字体:

2025-04-30 17:57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作为广州中心城区中唯一拥有万亩湿地的生态明珠,海珠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锚定“国际湿地城、数字创新港、宜居幸福地”目标,以生态优势赋能产业提质升级,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美丽中国”可持续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

  一、生态筑基:湿地经济激活绿色发展

  海珠区以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区最大湿地——海珠湿地为核心,构建“湿地+”经济体系,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物种数增至1938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成为城市“绿肺”与“固碳标杆”。依托“广州碳普惠”平台,设立多个低碳打卡点,吸引游客参与低碳行动,全民绿色生活渐成风尚。

图一 海珠湿地碳普惠打卡点(区湿地和林业局供图)

  围绕湿地打造“环湿地价值圈”,吸引绿色金融、文化创意、芯片制造等产业集聚。2024年,12家泛半导体企业入驻,形成“生态资源—低碳技术—高端制造”产业链闭环。湿地文旅IP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生态价值加速转化为经济动能。

  二、数字赋能:琶洲引擎锻造新质生产力

  作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区,海珠区以琶洲为支点,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心增长极。  

  技术突破:出台全国首个聚焦应用的大模型政策,发布全国首个大模型可信能力测评排行榜,建成全市首个大模型创新服务中心,超100个大模型项目集聚发展,夸克曼、云蝶科技等超50家大模型企业实现盈利。

图二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产业新:聚焦“数实融合”,实施“智造焕新”工程,致景科技与阿里巴巴以纺织大模型建成服装全品类跨境电商平台,唯品会以营销大模型改善用户购物体验,百度飞桨赋能双鱼建设全智能化生产设备、海外订单增长20%。  

  集群崛起:打造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AI垂类模型之都建设初具成效,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第三届算法大赛吸引全球6003支队伍参赛,成为广东新质生产力十大标杆案例。琶洲入选全国首批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连续两年上榜福布斯中国CBD竞争力十强。

  三、机制创新:优化环境释放发展活力

  海珠区以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形成三大特色经验:  

  营商环境:打响“海珠合伙人”品牌,拓展线上撮合对接服务,线下走访服务企业超2.5万家次,协调解决物流成本、跨境支付难等突出问题。发布全省首个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推动民营经济主体占全区比重超96%、“四上”企业占比提升4.3个百分点。 

  科创生态: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全社会研发投入达93.74亿元,增量排名全市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增长50%,累计培育独角兽及未来独角兽企业38家,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制定琶洲人工智能人才目录,创评16名“琶洲领军算法师”,推动中国数字人才评价中心落户,吸引超过3000名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入驻。

  改革攻坚:实施143个“一件事”改革主题,1100项事项可远程办理,1600个事项免纸质材料,完善1747项事务办理指南,大幅压缩审批时间。

  四、未来图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典范

  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广州中心型世界城市建设愿景,海珠区将建设全球首个“湿地数字孪生城市”,打造万亿级数字经济创新走廊,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15分钟低碳生活圈,培育绿色科技独角兽企业集群,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力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20%以上增长,大模型应用示范区营收超5000亿元,让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潮起珠江,绿涌海珠。这座千年商都的生态之心,正以数字为笔、低碳为墨,绘就“生态增值、产业跃升、人民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 罗丽)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