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14:48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黄埔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碧道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打造具有安澜通道、生态廊道、休闲漫道、文化长廊、活力滨水经济带等综合功能的高品质滨水空间,促进水、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高标准谋划,建立“三脉一湾”独特碧道体系
一是规划先行,构建碧道建设系统。组织编制《黄埔区碧道总体规划(2020-2035)》,以人为核心,以水系为载体,以营造“水碧岸美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统筹考虑全区河涌水系、水库、雨洪调蓄湖等水生态系统,规划构建由北向南串连成线的碧道系统,促进知识城、科学城、海丝城、生物岛“三城一岛”产业互联、景观互融。
二是多元融合,串联特色滨水资源。深度挖掘黄埔海丝、黄埔军校等历史人文记忆,结合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黄埔区创新特色元素,建立“三脉一湾”独特碧道体系,“科城绿脉”以乌涌串联黄陂天鹿湖生态区、广州科学城、鱼珠CBD;“河谷花脉”以南岗河串联长岭居生态居住区、香雪文教园区、穗港智造合作区;“凤凰智脉”以凤凰河、九龙湖、平岗河贯穿中新知识城新型产业集群;“碧湾古港”以珠江黄埔岸线串联南海神庙遗址、扶胥古运河、黄埔军校等历史人文资源。
三是齐抓共管,发挥河长制组织体系优势。各级河长高度重视碧道建设工作,积极参与研究碧道建设方案、协调推进建设工作,确保碧道项目方案质量,有效推进碧道建设进展。建立河长联动机制,发挥企业河长、民间河长的作用,组建河涌志愿服务队,共同参与守护河涌碧道的工作。
四是建设引领,真抓实干推进碧道落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统筹,突出重点,结合河涌综合整治、河涌景观提升等水务工程加快推进碧道建成。我区在2021年度、2022年度水务建设完成投资均排名全市前三,连续两年获水务建设投资真抓实干激励工作市政府督查激励。2023年度完成水务投资资金支付15亿元,排名全市前列。
二、全方位治理,以碧道建设统筹推进综合治水
一是防洪排涝达标升级。立足全区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打造高标准防洪排涝体系。完善全区主要江河防洪(潮)防灾体系,北部凤凰河、平岗河主干堤防防洪标准实现100年一遇,中部乌涌、南岗河等河涌防洪标准实现20年一遇,河涌水系防洪排涝能力有效提升;南部建成南岗河、金紫涌2座水闸,外江防洪体系实现闭环;完成流沙河、西滘涌等一批河道达标整治和水环境治理工程,全区抵御外江潮水侵袭和内河涌行洪能力切实提升。完成辖区内河道河涌综合整治,绿化升级改造及堤岸加高工程。在“水清岸绿”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巩固现有整治成果。目前,生物岛碧道、长洲岛碧道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平岗河碧道、凤凰河碧道、流沙河碧道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二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补齐水环境治理工作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抓好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排水单元创建等基础性工作,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污水进厂,清水入河。坚持源头治理、溯源排查。碧道建设及管护过程中,对河涌沿河排污口进行排查并标图建库,对每一个排污口进行溯源,查出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确保黑臭流域内的问题排口全部得到整治,无污水排出;加快新建污水管网,完成萝岗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永和北水质净化厂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提高城市污水管网运行效能。以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推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节约宝贵“水资源”。生物岛再生水厂与水墨园湿地有机联接,打通污水处理厂至水墨园湿地的生态补水通道,实现生物岛碧道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是充分注重生态修复。碧道建设推动水系连通,恢复生态驳岸,增加水生植物,因地制宜建设湿地节点,增强河流自净能力,建设生态小岛、生态滩涂、植物隔离带等,营造鱼鸟生境,修复和保护水生态,实现流水淙淙、两岸鸟叫蛙鸣。水声涌碧道精心设置鸟笼、鸟窝,方便鸟类休憩;长洲岛碧道建设鹭鸣小栈,打造环保观鸟胜地;南岗河碧道通过低干预的生境设计手法,营造韧性多样的生境栖息地,改善水体环境和生物繁衍条件,使乡土物种与岭南特色河流生境充分链接,打造“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生态景观。
三、高质量建设,构建具有黄埔特色的水岸空间
一是多重保障,压实碧道建设主体责任。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发挥区河长办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作用,压实各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大力争取相关单位支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目前,我区共建成碧道128.27公里,超额完成广州市下达的碧道建设任务。因碧道建设成效显著,获得省河长办万里碧道建设激励,排名全省前列。
二是因地制宜,打造黄埔水环境治理名片。黄埔区充分挖掘河涌本底特点,构建留住乡愁、共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带动水系沿线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和公共文化休闲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多条各具特色的碧道。生物岛碧道融入“海绵城市”“循环经济”等生态环保理念,将岛上山水空间、产业空间、人文景观进行有机串联,打造出生态海绵滨水廊道。乌涌碧道作为黑臭河涌治理的升级版,治理经验在广州市碧道评估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向全市推广;乌涌入选“2021年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长洲岛碧道结合周边特色景观资源进行规划,突出深井社区和长洲社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合古村特点和地域文化,运用园林造景手法打造深井驿、时光公园、腊洲唤渡、鹭鸣小栈等景观节点,丰富滨水景观及游憩设施。在黄埔,有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理想河湖,有碧水畅流、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有融入自然、畅享健康的休闲漫道。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美景、休闲游憩,畅享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三是示范引领,塑造幸福河湖广东样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借助南岗河入选全国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契机,探索在高度城市化区域打造幸福河湖的新路径,通过科技赋能、系统治理、生境营造、城市功能完善等措施,南岗河已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小而全、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独特气质的幸福河流,沿线的悦动公园、文教园区等河滨公园成为黄埔区市民亲近大自然、度过闲暇时光的首选。近日,南岗河成为首个通过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成效评估的幸福河,为全国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样板”。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