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动态
“十四五”开局黄埔区生态文明建设步步高
【 字体:

2022-01-26 15:09 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黄埔区委区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举全区之力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创建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区发展、惠及民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生态制度,建设生态黄埔

  坚持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构建广州市首个区级“1+1+N”环保责任体系。强化考核问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21年度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考核权重至35%,并动态调整指标权重,助力打造“生态黄埔”。集中审批,积极争取排污许可证核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环境影响后评价备案等3项行政管理职权。

  二、拓展生态空间,建设绿色黄埔

  全面推进“三线一单”编制,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坚决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高标准落实碧道建设任务,以碧道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元素,构建“三脉一湾”黄埔特色百里碧道网络,“三脉一湾”雏形已现。开展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完成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两千多个,完成达标认定近两千个,提前完成“2022年底前排水单元达标比例达到80%”的任务。

  三、优化生态安全,建设美丽黄埔

  深化“散乱污”场所治理,2020年共排查并整治“散乱污”场所1406家;2021年1月到7月,排查并整治“散乱污”场所516家,全区“散乱污”场所数量下降明显。开展源头减污挂图作战,依托全区标准基础网格,狠抓污染源查控、违法建设及“散乱污”场所治理工作,2020-2021年上半年,黄埔区1500个网格化源头减污任务全部按时按质完成销号。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对黄埔区22条主要河涌、湖泊开展“查、测、溯”并进行分类整治,排查长度共324公里,排污口总数873(含雨水口)个。

  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低碳黄埔

  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出台全国力度最大的地方绿色金融政策“绿金10条”,多项政策措施创新力度和扶持力度位居全国前列。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连续四年荣获“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最佳实践园区”称号,获批全国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积极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编制温室气体清单,开展企业碳排放达峰评估,统筹推进碳达峰示范区建设。

  五、完善生态生活设施,建设宜人黄埔

  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水质净化厂新扩建、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工作,污水收集实现管道或暗渠化,污水处理实现稳定达标。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新开工装配式面积在新开工工程总面积的占比达24%。

  六、塑造生态文化,培育人文黄埔

  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结合六五环境日活动主题“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决战决胜治污攻坚”,以“生态黄埔,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各类专题近260篇。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大型舞剧《到那时》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2021年5月,“绿水青山红基因之旅”首条水陆联游线路在平岗河碧水潭观景台顺利启航。创建生态“桃花源”,以隆平院士港为核心,建设以“都市现代高科技农业创新平台”为核心的国际现代农业公园。2021年“七一”期间,以中国共产党党徽为核心造型的稻田主题画卷,体现黄埔“文化力量”。

  黄埔区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山水蓝绿交织、城乡和谐共生、河湖田园环绕”生态格局,奋力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区及全国最美丽开发区。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分局 林昭颖)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