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15:18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番禺区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全面推进绿美番禺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城市即景区、旅游即生活。
一是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番禺区在全市率先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3年,番禺区在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名第11。通过高位推动全域旅游建设,高标准规划布局全区旅游资源,番禺区已构建起东部莲花山—海鸥岛—亚运城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片区、西部沙湾古镇—宝墨园—龙湾涌湿地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片区、中部长隆—万博—汉溪现代游乐商贸旅游片区、北部广州大学城科普科教旅游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二是擦亮“岭南古邑、粤韵番禺”文旅品牌。为讲好番禺故事,番禺区充分挖掘番禺区丰富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源,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展陈方式和表现手法,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品位,亮出“大学书香、智造时尚、岭南民俗、红色文化、广东音乐、广州美食”六大文化名片,实施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大力开发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打造岭南文化精品旅游品牌。为充分发挥番禺作为广东音乐、岭南画派、粤剧粤曲等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的独特优势,策划番禺民俗文化节、星海艺术节、飘色巡游、龙舟赛、乞巧节等节庆活动,实施“粤文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是厚植城市生态绿色基底,成立广州首个大夫山榕树公园,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南部迁地保护示范区。2022年4月,广州大夫山榕树公园正式揭牌。作为大夫山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大夫山榕树公园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达350多种,其中榕树种类15种,数量超过9000棵,是现在广州公园中榕树品种最丰富,规模数量最大的公园,也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南部迁地保护示范区。为进一步挖掘大夫山森林公园榕树资源多样性,加强品种培育和保护工作,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科学指导下,番禺区认真做好前期选址、筛选培育基地、分区养护等准备工作,积极创建“大夫山榕树公园”,将大夫山森林公园由单一的休闲旅游风景园区,打造成集群众休憩旅游、大众科普、植物收集、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充分发挥榕树等乡土植物在广州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生态功能和文化内涵,为百姓添一块乐土,为乡愁寻一处寄托。
四是实施海鸥岛红树林生态修复,助力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鸥岛位于番禺区石楼镇东部,地处珠江入海口,面临狮子洋,全岛面积34.72平方公里,是广州市第二大有居民海岛。为提升海鸥岛海岸线生态护岸功能,番禺区深入推进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分为生态修复、生境构建、生态科普以及智能巡护系统工程,累计修复海岸线3.91千米,新种植红树林面积6.4公顷,成为目前广州市单项目修复面积最大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该生态修复工程因地制宜,科学选取经过产地检疫合格的秋茄、桐花树等乡土树种,构建适合本地生长的红树林生态群落。此外,智能巡护系统工程通过全区域设置高清全天候摄像头,进行在线监测,并在此基础上接入广州市海洋预警监测大数据平台,为区域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预警监测提供数据支持。番禺区通过海洋生态修复工作,为群众提供了一片环境优美、万物和谐的生态海岸。
五是实施绿美番禺生态建设八大工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岭南山水花园城区。依托番禺区岭南水乡特色,围绕山、海、田、围、涌、岛的水乡田园肌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美番禺,通过实施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等八大生态建设和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构建三级城乡公园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岭南山水花园城区。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