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4:05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协同防控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十四五”以来,番禺区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面加强固定源、移动源监管和扬尘管控,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2024年,番禺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13.7%,达标天数比例提升6.6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连续8年稳定达标,连续5年稳定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目标值(25微克/立方米),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稳步改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蓝天保卫战阶段性成效显著。
一是深化固定源综合整治,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按照“控增量、减存量、强监管、促减排”的工作思路,严格把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环境准入,清理整治涉表面涂装等“散乱污”企业1127家,完成43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销号式整治任务、50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分级评定、53家重点表面涂装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和20家企业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清理整治,完成玻璃行业超低排放改造、13台生物质锅炉和108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十四五”以来,推动300家企业投入近2亿资金开展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并帮扶部分企业成功申请中央、省大气污染补助资金1800万元,累计减排氮氧化物约75吨、VOCs约416吨,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
二是系统治理移动源污染,推进交通运输清洁低碳化。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聚焦城市公交、出租车、物流配送等领域,全面推进车辆电动化。目前全区公交车100%电动化,出租车中新能源车占比100%。督促靠岸船舶使用岸电,逐步淘汰高排放港作机械。强化柴油货车、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持续强化重点区域柴油车抽检,“十四五”以来,道路抽检柴油车超1.6万辆次,合格率达99.8%,遥感监测柴油车合格率达99.9%。
三是源头治理扬尘污染,推进长效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建设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及运输过程扬尘的监管能力。成立区工地扬尘联合执法队,建立工地扬尘联合执法通报机制,落实“巡查发现问题—整改处罚—复核整改落实情况”的闭环管理机制,打造扬尘污染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十四五”以来,多部门累计联合巡查工地605个次,督促整改124宗,处罚110宗,相关问题均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区一、二级城市道路16小时保洁率达到100%,重点道路每日洒水、喷雾降尘全覆盖。
四是探索节能减排新路径,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鼓励番禺经开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经开区内4家汽车行业企业,通过厂区建设光伏发电子系统、升级改进生产工艺和应用高效节能设备、开展智慧化数字化管理等方式,减少氮氧化物、VOCs等污染物排放,同时年减排二氧化碳超7万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绿色竞争力。其中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广东省工业领域降碳减污企业特色案例。
五是持续推进智能化建设,提升监管体系现代化水平。推进镇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实现全区16个镇街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全覆盖,有效提升大气环境监控能力,为开展精细化管控提供数据支撑。37家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均已安装在线监控系统,81家加油站安装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157家企业安装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系统,471家餐饮场所安装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建成全市首个区级移动源综合管控平台,充分利用黑烟抓拍系统、移动遥测、固定遥测等方式,精准锁定超标排放车辆并实施针对性监督抽测、企业约谈等管控措施,让超标车、“黑烟车”无处遁形,建成以来累计核实上报、督促维修复检“黑烟车”288辆次。
下一步,番禺区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控制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美丽蓝天获得感、幸福感。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