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动态
广州市白云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书写超大城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字体:

2024-07-23 14:24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广州市白云区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提质、数字政府建设、山水融城与价值转化、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以高效治理为核心,以青山绿水为底色、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立足枢纽优势,现代产业与美丽白云携手并进,走出一条超大城区产城共荣互促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写下“白云注脚”,成为展现广州魅力、深化对外开放的一个魅力窗口。

  厚植生态底色,河湖面貌展新颜

  广州二千多年临水而居、因水而兴。水治理是白云区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20年白云区被评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全国十个县区之一,被国务院予以督查激励。之后,流溪河成功上榜“全国美丽河湖”;白云湖连续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洪水和水资源管理类优秀奖,入选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获评“广州市美丽河湖”。而回首来路并非坦途。

  白云区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区内企业众多、城乡二元并存,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500万。生态环境治理曾面临着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工业发展无序、监管力量捉襟见肘等诸多困境与压力。

  多年前,石井河一度被称为“墨水河”,“广州治水看白云”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如今,经过多年整治,石井河已复青绿,河湖质量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变,2020年石井河河口断面消除劣Ⅴ类稳定提升至Ⅳ类,流溪河李溪坝断面水质跨上新台阶提升至Ⅱ类。近两年白云在广州市环境目标责任考核中获评“优秀”,成功沉淀出超大城市治水之道的“白云模式”。

  为恢复水环境,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至2020年,全区形成8大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总处理能力提升至2016年的3倍,新建污水管网1万公里,超历史总和10倍。如今161个城中村和农村全部实施截污纳管。同时抓住源头治理这个牛鼻子,清理整顿“散乱污”场所近6万家,数量居全市第一。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快合流渠综合治理,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加强河流水域及堤岸保洁,清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一河一策”等各类治水方案180余项,清单化、项目化推进水环境治理。

  白云水系发达,全区分布河涌249条、水库44座、人工湖泊1个、小微水体1059条。为健全治水长效机制,白云以河湖长制为统领,完善“行政河长+河湖警长+技术河长+民间河长”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首推设置技术河长,为行政河长解决河湖问题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同时把好产业环境准入关,制定印发《白云区村(居)物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入驻不符合环保、能耗要求的工艺、产品,督促镇街指导村社把好产业准入的第一关,引导企业合法落户。

  为丰富水生态,白云加快推进珠三角水鸟生态廊道建设,全市率先启动生态廊道专项研究,在白云湖建设水鸟生态廊道超1000亩居全市第一。同时示范推进碧道建设,2023年累计建成碧道274公里,建设长度走在全市前列,提升了珠江、流溪河两岸环境品质,展现“水城交融、林路相随”秀丽生态。

  数字赋能治理,成就“中国领军智慧城区”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4数字城市之夜暨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赛道颁奖典礼”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白云智慧环保系统入选峰会数字生态文明典型应用案例,智慧城管系统荣获年度“数字中国城市人气方案”奖。这是白云建设数字政府,促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成果的集中展现。

  近年来白云城市数字化治理框架日益完善,走在了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和创新的前列,连续4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区”,是广州市唯一上榜的城区。

  智慧环保系统围绕解决“管什么、谁来管、如何管”,通过“收(全要素感知)、聚(数据汇集)、通(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用(监管应用)”的方式,以企业为轴,建立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构建生态环境决策分析一张图、智慧监管一张网。平台接入全区31个空气自动站、28个水质自动站、1083家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实时预警。对监管对象分类分级,建立“一企一档”,归集环评、排污许可、处罚、信访等全流程监管的要素信息,同时对不同类别污染源,建立标准化执法清单,进一步提高基层执法水平。

  在垃圾分类领域,智慧城管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白云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区投放点智能监控系统小区全覆盖,依托“智慧分类”系统,可通过AI摄像机自动识别垃圾,并通过语音提醒居民正确分类投放,极大地减少了在非投放时间段出现乱堆放的情况。浔峰社区有近7000位居民,引入“智慧分类”投放点后,违规投放数大幅下降了80%。

  在河湖管理领域,智慧水务系统通过集成视频监控、水位监测等多源数据,实时掌握江河湖库的关键信息。采用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全天候自动识别堆场内的非法堆砂、采砂行为,实现全天候智能化监管,不仅提高了堆场管理效率,也为河湖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乡一体绿美,打造城市会客厅品牌

  白云是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体系的关键节点,交通发达,拥有航空、铁路、水路、陆运立体交通网络,每年在这里来往千年商都广州的客流络绎不绝,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走进白云区,山水相依、城乡融合,中国核心城区唯一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白云山就坐落于此。近年依托“云山珠水”生态品牌,不断擦亮绿水青山“底色”,加速“两山两湖一江一河”生态价值转化。

  统筹绿美白云生态建设,高标准实施城乡一体绿美家园建设等“八大工程”,成功构建“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的四级城乡公园体系,推进景观绿化、立体绿化、道路沿线绿化等,增加城市绿色底蕴。截至2023年建成各类公园84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88%,推进公园绿地与绿道、缓跑径串联成网,让群众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城市环境中生产生活。

  如今位于云山西麓的白云新城,正阔步走向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逐渐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一流“城市会客厅”。通过升级城市绿化景观、历史文化等配套设施,勾勒出一幅路在城中、人在花中的美丽画卷。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激发白云新城的“总部经济”虹吸效应,超20栋总部经济大楼拔地而起,高端会展产业集聚的引力与魅力不断释放,逐步形成集高端会议、展览、旅游、文体娱功能于一体的新城市客厅。

  依托生态优势,松园、国际会堂逐渐成为新时期白云区助力广州增强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和广州对外展示、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的靓丽名片。松园坐落广州白云山麓、南湖之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岭南园林艺术相得益彰,2023年成功举行了中法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成为国际友谊见证地。自国际会堂2023年初运营以来,白云区相继承办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投资中国年、中国-海合会经合合作论坛、美国财政部部长接待活动等多场政务及商务重要会议,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的魅力窗口。

  产业向新而行,培育发展绿色动能

  连续6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百强区。白云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2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三。现代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高质量建设“一园两城三都四区”,“6+6”现代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000亿元。通过城市更新、工业集聚区改造、发展新能源及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等,促进经济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激活了原有低效土地资源,为城市转型发展拓展新空间,更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引入新动能。广州设计之都项目的前身是以汽修厂为主,制鞋、制衣等小散乱低端业态扎堆,500亩用地年产值不足5000万元的落后的村级工业园,如今已蜕变成年产值达480亿元的高端产业载体,并入选了广州市国际化街区建设,成为广州市唯一的2023年度全省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示范项目。

  紧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白云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按照“总部研发+先进制造”的产业布局,一条从实验室到制造再到市场的新型储能产业链正加快形成。2023年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地白云区。该中心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平台为目标,打通技术开发-转移扩散-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打造“1+1+N”创新平台。

  在创新中心的带动下,白云区的储能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储能企业已前来接洽落户。截至今年4月,创新中心覆盖了全国85%的重点实验平台,联盟单位已从最初的14家增加到82家,集聚了12位院士、专家。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超导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等五大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开展,其中已有4项技术全球领先。

  云韬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成投产。2023年1月,广州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在白云区揭牌成立,成功研发并推出了多种氢燃料电池汽车,包括搅拌车、自卸车、牵引车等。2023年11月全省首批氢燃料电池混凝土搅拌车辆在白云区示范运营,充分发挥氢燃料电池汽车长续航、大载重、加注时间短等优势,能有效替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柴油车。

  随着新型储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白云区正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储能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创新策源地,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白云力量。

石井河断面水质从劣Ⅴ类跃升至Ⅳ类,白鹭飞来“印证”好水质

“全国美丽河湖”流溪河绿道寮采段,马拉松选手正在向终点冲刺

白云湖入选水利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

白云新城集聚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等高端会展文化资源,打造城市会客厅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