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广州年鉴2005 ——环境保护
【 字体:

 

广州年鉴2005

类  目:环境保护

分  目:综述

概况

 

    2004年,广州市在资源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环境容量面临极大压力的情况下,全面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努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环保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创模”工作准备就绪。是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作为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重要途径,印发《广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纲要》及《工作总体方案》,高标准开展“创模”工作。5月,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三创”工作。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要求的3个基本条件、24项指标,广州大部分已达标或基本达标,但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方面,二氧化硫未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创模”的基础性建设,重点控制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为“创模”目标的实现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区域治理稳步推进。重点推进水环境功能区划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工作,实现环境功能合理分区。环保及有关部门对西部、南部、东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工业、饮食业、禽畜养殖业进行大规模整顿,8家违法排污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12家严重超标排放的老污染企业停产。白云区立案查处3个大型禽畜交易市场,花都区对20家污染企业强制停产。全市划定禽畜养殖业禁养区和限养区,消除禽畜养殖场的水污染隐患,确保市民饮水安全。各区结合落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将区域治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荔湾区编制完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ISO 14000体系国家环境示范区。

    环境监察力度加大。市环保局等8个部门联合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和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的环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饮食业、地下洗染业和噪声污染清理整治行动。市政府颁布了《关于防治饮食服务业污染扰民的通告》,各区、县级市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切实推进饮食业油烟污染整治工作。

    环境科研开拓发展。市环保科研所积极开拓各项业务和科研工作,扩大服务的区域范围。环境影响评价取得国家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环评资质,环境工程获一级施工证,规范“窗口单位”业务网点建设。环评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环保治理业务与技术研发稳步提高,咨询服务也有较大发展。

    环境宣传教育取得新成绩。全市开展多层次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创建一批新的“绿色社区”、“绿色学校”。12月12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唐孝炎作“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报告,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能力。

    广州的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虽不断加强,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仍然很大,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上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和做法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广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项目

单位

2003年

2004年

变化幅度

评价

%)

标准

二氧化硫

毫克/立方米

0.059

0.077

30.51

0.06

二氧化氮

毫克/立方米

0.072

0.073

1.39

0.08

可吸入颗粒物

毫克/立方米

0.099

0.099

0

0.10

总悬浮颗粒物

毫克/立方米

0.178

-

-

0.20

降尘

/平方公里·月

6.11

6.18

1.15

8.0

一氧化碳

毫克/立方米

1.84

1.77

-3.80

4.00

注:评价标准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年

均值标准,其中一氧化碳为日均值,降尘量为广州地区暂行标准。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状况

  

 

 

 

 

单位:毫克/升

项 目

2003年

2004年

变化幅度(%)

评价标准

溶解氧

3.80

3.70

-2.63

5.0

氨氮

2.80

3.25

16.07

1.0

高锰酸盐

4.58

4.86

6.11

6.0

生化需氧量

6.03

7.50

24.38

4.0

石油类

0.052

0.047

-9.62

0.05

总磷

0.20

0.17

-15.00

0.20

注:评价标准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标准。

 

 

 

 

 

广州市区域环境噪声及道路交通噪声状况

  

 

 

 

单位:分贝

项 目

2003年

2004年

变化幅度

%)

区域环境噪声

54.5

55.0

0.92

道路交通噪声

68.6

69.3

1.02

 

城市生态建设

    2004年,广州市积极开展区域环保活动和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在实施“碧水工程”中,基本完成西朗、沥滘(首期)、大坦沙(三期)、猎德(二期)污水处理厂建设,铺设四大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管网236公里,建成污水泵站18座。积极推进河涌截污整治和景观恢复工程,对29条重点河涌进行整治修复。整治珠江堤岸3.2公里、流溪河堤岸68.3公里。

    是年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三纵四横”的楔形生态林廊道。到年底,完成老城区“拆危复绿”项目121个、建成区绿化建设项目53个、采石场整治复绿项目103个(复绿面积623公顷)。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900多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9.88%。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4%,自然保护区覆盖率10.01%。天河区把龙眼洞森林公园林分改造作为该区第一个生态公益林地改造试点工程,经强化管护,乡土树幼林长势良好,初步呈现岭南阔叶林景观。番禺区将南沙十八涌以南约200公顷的湿地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大片红树林生长茂盛,成为“亚洲重要鸟区”。南沙采石场推广应用“裸露岩山壁块快速绿化方法”,在石壁上构筑种植槽板,填土种植,以香根草为先锋植物,与适合当地条件的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搭配,形成多层配置的自然生态体系。

环保产业

    2004年,广州市环保相关企业有228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总产值63.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83%,占全省环保相关产业产值的18.37%。

    这一年,开发一批环保适用新产品新技术,有10项环保工程被评为“广州市环保优良样板工程”,7家企业16个系列的环保产品取得《广州市环保产品质量认可证书》。BOT污水处理、烟气脱硫、机动车能量幻化器、饮食油烟治理装置等受到广大用户好评。一批厂家获得国家乙级《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资质证书》。广州市中绿环保公司和茵绿环境科技发展公司分别被评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先进单位”,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被评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先进单位”,新静界消音材料公司和广州市黄埔南方供水环保工程公司等4家环保企业获“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奖”。(张惠忠)

 

分  目:环境综合整治

概况

    2004年,广州市实施一系列环保工程,抓好“治山”、“治小区”工作,切实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通过贯彻执行《广州市2003年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和《广州市2003年~2005年二氧化硫控制计划》,将工业排污大户、饮用水源地污染企业和机动车污染作为污染控制的重中之重,严格查处、整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

    这一年,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扩)建污水处理厂4个;污泥处理厂实现试生产运营,对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集中处置。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兴丰垃圾填埋场三区投入使用,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年底进行调试。固体废弃物处置重点工程——“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建设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环境影响评价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审批,完成世界银行贷款协议签署和代建招标工作。

大气污染防治

    2004年,在广州大气污染物中,机动车尾气占22%,工业污染源占20.4%,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占19.2%。为此,广州市着重从这三方面进行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机动车污染查处力度。市环保局、公安局联合制定超标排放车辆监督管理措施,并鼓励市民举报冒黑烟车辆,参与监督机动车排气污染。加快汽车清洁能源推广步伐。至年底,有2111辆公交车和5068辆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加强机动车道路抽检和用车大户环保检测,全年路检汽车3.7万辆,检测用车大户汽车1.5万辆,合格率分别为75.9%和95.6%。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率先垂范,对794辆公务车进行核标和整治,带动全社会自觉参与机动车达标排放行动。

    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对157家排污企业分别处以依法取缔、停业、关闭或限期整改等处理,对违反环保法规的22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和重点监控。同时,组织工业企业进行脱硫处理。在全市56家重点脱硫工业企业中有25家共60台炉具安装了脱硫设施,总投资3.94亿元,年脱硫能力达3.1万吨。被列入挂牌督办项目的珠江电厂、广州造纸厂热电厂、广州发电厂、黄埔发电厂和员村电厂等5家电厂的脱硫工程,均按广东省的要求提前完成。

    为控制工地和道路扬尘,减少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全市1200多处建筑工地、市政工地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扬尘污染。建筑施工现场全部实行围挡作业,对道路及两侧裸露地面实施硬化、绿化和美化,控制扬尘;易撒尘的运输车辆全部进行遮盖,封闭运输。

水污染治理

    2004年,广州市进一步完善四大污水分区处理系统的建设,并逐步完善相配套的截污管网建设。至年底,老八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145.3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同时,筹划建设白云区北部及金沙洲新区、黄埔区大沙地等污水处理系统,力争在下一年把城区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到75%以上。

    全市每天有112万吨的污水直接排入200多条河涌,并最终流入珠江。继上年完成16条河涌截污工程后,是年开展沙基涌、马涌、赤岗涌的河涌清淤工程。这三项工程的大部分已在年底完成。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外景


         

(陈仲君 摄)

 

推行清洁生产

    2004年,广州市继续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引导工业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清洁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转化率,杜绝使用有毒、有害原料,在生产各个环节少排或不排废水和废物,污水处理与废气处理经改进工艺,并实行综合利用,完全做到达标排放,成为全国第一家无废渣废料、无环境污染的啤酒生产厂家。7月,申报的31个品种全部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鉴定,被正式认定为绿色食品。

    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环保总局颁布《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广东省环保局、省经贸委和省科技厅确定全省首批33家强制清洁生产企业并向社会公布。广州地区有广州造纸有限公司、花都新华净水厂、广州威达高实业有限公司A厂、番禺莲花山电力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纳入强制审计之列。至年底,这9家企业基本完成清洁生产审计。通过对原料、产品的全过程审核,大幅减少污染排放,避免资源、能源浪费。

    天河区结合工业企业巩固达标和节水改造,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至年底,有7家企业实行循环用水,6家企业申请区级“绿色企业”,13家企业按广东省清洁生产要求进行整改。

污染型企业治理

    2004年,广州市内仍有40家左右的工业企业分布在居民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关部门正考虑将这些企业分批迁往郊外,并引导企业在搬迁前认真搞好污染防治。

    广州造纸集团公司通过废水生化处理和脱硫两项环保工程,改善环境质量。同时,全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并实现全面稳定达标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达到每立方米700~900毫克,优于地方每立方米1300毫克的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下降30%~50%。

    广州水泥厂粉尘污染曾长期殃及附近30万名居民。是年11月设在花都区的新厂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珠江两岸整治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对珠江两岸进行持续整治,整治工程突出观赏性和亲水性,力求做到人与自然的结合,使之成为一道独具广州特色的亮丽风景。2004年,高标准建设两岸滨水地区的基础设施,维护好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把历史建筑的修复与沿岸景观工程整治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至年底,共建立水源保护区段18个,建成绿化景观带26公里。12月27日,在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广州市珠江滨水地区环境治理”获200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新建项目环保审理

    2004年,广州市环保部门严格新、扩、改建项目审批,完善分级审批制度,创新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机制。全年审批建设项目4190个,其中新建项目污染治理总投入23.35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年内,对1998~2002年间1.5万个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情况进行清查,对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及生态保护情况进行专项清理整顿,停建项目2个,暂停和限期整改15个,取消立项8个。

    开展南沙地区环境本底、湿地生态等环保调查,南沙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获批准。南部快速线、丰田发动机、丰田整车、JFE热镀锌板等一批骨干项目通过国家和省的环保审批,落户南沙;项目审理切实支持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大型建设项目落户广州。完成新白云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地铁二、四、五号线,大学城等重点城市建设项目和广州本田扩产、东风乘用车扩建改造项目等重点工业建设骨干项目的环保审批工作。

    采取多种新措施提高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水平。市环保局重点抓好环评和大项目环评,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重大项目和环境敏感项目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为企业发展提供环保咨询,开通环保网上申报审批系统,全年为2737个建设项目提供咨询意见。天河区结合项目审理,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芳村区推行行业管理,为企业污染控制出谋划策。越秀区对重大、敏感项目实行集体审批。海珠区实施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联合验收制度,增强审批透明度。(张惠忠)

 

分  目:环境执法监测

概况

    2004年,广州市环境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这一年,《广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经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对《广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进行修订,《2004~2005年广州市机动车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及污染防治对策》编制完成。与此同时,监察执法力度加大,成绩显著。1~10月,市环境监察支队出动5223人次,对2668家次排污单位进行现场监察执法,发现环境违法行为109宗,比上年同期增长3.04倍。其中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规20宗;违反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法,擅自停用或不正常使用治理设施10宗;其他违反环境保护法规79宗(超标排放二氧化硫29宗)。实现执法巡查制度化,对超标排放二氧化硫的企业及时进行立案查处。

    积极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全年受理群众投诉1.87万件,其中大气和噪声污染仍是投诉的热点,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占57.5%。认真办理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全年接办市人大、政协环保建议、提案155件,办结率100%。

联合监督执法

    2004年,广州市环境监察支队组织开展多次大规模的联合监督执法检查。会同固废中心、监测中心站、宣教中心开展污染事故隐患检查和预防“非典”的环保监督检查工作;配合广州“申亚”,与有关区和县级市协作,开展环境污染监控工作,查处一批“冒黑烟”单位;围绕全市“创卫”工作,组织开展企业环保治理设施大检查,加大对挂牌督办企业的现场监管频次;联合卫生、林业、工商、城管、农业等部门,开展家禽交易批发市场执法大检查;参加全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环保专项行动”,查出番禺大岗镇祈美燃料有限公司沥青项目和花都区、白云区等地小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予以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天河区环保局多次会同街道、村、社对辖区15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突击检查。

    继续开展“整治公交车冒烟”专项执法检查,并拓展到对货运站场、用车大户的柴油车尾气排放的检测。全年检测公交车1076辆,其中超标97辆,超标率9.01%。对超标车辆所在公司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42份。

环境监督管理

    2004年,广州市环保部门制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处理环境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年妥善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6宗,出动3.78万人次,现场监察执法1.2万多次,对2191宗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和调查取证,行政处罚818家单位。拘留屡教不改的白云区某铸造厂业主,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警示作用。

    这一年,重点督促3400多家饮食业户进行油烟治理。开展白云山风景区饮食服务业专项检查,处理超标排污20家单位。荔湾、天河、越秀、东山等区重点整治饮食业油烟,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机制;从化市开展饮食业环保前置管理,加强源头控制。通过整治,全市饮食业污染扰民投诉由整治前月均722宗下降为419宗,下降41.97%。

    全面开展地下洗染业查处行动。海珠区环保、监察、法院、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大力查处地下漂染企业。花都区对巴江河流域的40家漂染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6家印染厂作出搬迁决定。

    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对全市190家放射源使用单位的1546个放射源进行清查。环保、公安、交通、建设、城管和教育等部门对高考考场周边的噪声源进行严密监控。

    严查违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4~5月,对1998~2002年间市管企业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查处企业529家。

环境科研

    2004年,广州市环保系统科研部门进一步开拓各项科研业务。市环保科学研究所积极为政府和企业重大建设项目提供环保服务,为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环境管理决策技术支持力度增大。为环保局草拟多项有关规划、政策等方面的意见征求稿,完成“广州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修订”项目及《广州市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基本情况》、《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做法》等文件的起草。同时为广州城区机动车污染现状和控制措施研究项目等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此外,中挪合作的《中国酸沉降综合观测研究——广州站》按进度要求顺利开展。

    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优势进一步加强。完成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四大污水分区管网完善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的编制工作;完成送广东省环保局审批的20多项环评项目,以及广西、茂名、云浮、梅州的60多项报告书和报告表的编制;完成送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汕头保税区区域环评大纲》评审等。

    环保治理业务和技术研发稳步提高。完成李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环评、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复审、南沙开发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废干电池无害化资源化技术研究课题验收工作等。

    咨询业务有较大发展。以ISO评估中心为主体,在清洁生产和ISO14000体系两方面加大业务能力建设,先后开展珠海明源机电公司、广州市第二建筑公司等多家企业的ISO14001体系的建立,为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猎德污水处理厂、华南轮胎橡胶有限公司、石井水泥厂等提供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咨询。

    这一年,市环保科研所取得国家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垃圾环评资质,申请了一级施工证,取得民用建筑工程土壤氡监测扩项资质;新增认证咨询师5名,高级认证咨询师、注册审核员、清洁生产审计师和环境标志实习审核员各两名。

环境监测

    2004年,广州市重点开展空气污染指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5项环境质量指标的相关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州地区污染源的科学监督管理水平。市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扩项评审,400个分析项目的检测能力得到确认。海珠区环境监测站获“广东省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称号。

    市环境监测中心配合广州“创模”和国家“十五”环境保护规划开展环境监测。继续开展珠江电厂等31家重点工业企业燃料含硫量月度监测;对已安装并正常运转的15套气在线监测仪器进行比对监测和复查监测,出具烟尘监测结果300个和烟气监测结果1020个;对48套水在线监测仪出具标准样品监测结果150个和废水样品监测结果1876个。对“创模”工作中的环境质量状况及时作出反映或调整。同时,继续开展《广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和《广州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等专项工作。

    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完成全年度的地表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水生生物等方面的环境质量常规监测任务。全年提供监测数据80多万个;完成年度各区、县级市污染源复查抽测和新创建“一控一达区”污染源抽测工作;配合开展饮用水源和重点河段污染整治执法检查及西部水源水质污染调查监测工作;继续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道路抽检、复检,全市13个路检点抽检机动车39317辆次,老八区27个机动车年审检测站检测机动车396528辆,7个复检点受理复检机动车5690辆。

    继续完善空气、水体、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完成多项大型监测项目,如国家级项目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期工程验收监测、广州地铁三号线施工期间环境现状监测、广州万宝集团公司万宝冰箱环保技改工程验收项目等;适时对新白云国际机场正式营运前夕周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为将来对机场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做好各类委托监测工作,承接各类监测业务1200多厂次;开拓毒害有机物、室内环境、机动车车厢环境、电磁辐射、低频噪声等监测项目。完成神山水厂水质污染应急监测、麓湖水质污染检查监测、金珠江化学有限公司五分厂发生化学瓶爆炸事故应急监测、东南灭鼠除虫公司仓库化学品泄漏应急监测。

    拓展环境质量综合分析领域,将402家工厂企业纳入环境统计。每季度重点对广州市梅山发电厂等9家省级废气重点污染源企业做好烟尘、废气监测,以及对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等17家省级废水重点污染源企业做好排水水质监测。全年提交综合分析报告(数据报表)80余份,完成《影响饮用水源、国控断面周边主要污染源报告》、《2004年1月以来广州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上升情况的报告》、《珠江广州河段水质超标报告》、《珠江前航道鱼苗放养水质状况分析》等报告。(张惠忠)

 

分  目:环境宣传教育

概况

    2004年,广州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影视等先进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和各类培训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是年,广州环保宣传教育中心制作的电视节目获得全国“环境保护电视节目大奖赛”优秀节目奖。

    由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展览在广州举办。围绕广州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任务,举办“广州是我家,共创靠大家”和“贯彻实施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等大型咨询活动;以“参与创模、支持申亚”为主题组织首届环境文化周系列活动。市环保局和宣教中心摄制电视专题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启示录》,借鉴各地成功经验。

    从6月5日世界环境日起,全市开展环保宣传月活动。市环保局与广州电视台合作,先后制作播出有关世界环境日、海洋保护以及广州各界纪念世界环境日大型活动等专题片。市环保宣教中心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策划广播电视系列节目,将广州环保工作的宣传通过中央媒体推向全国。

    年内,广州各级环保部门与社区管理部门合作,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推动青少年参与“绿色社区”创建活动。12月16日,广州市环保局首次发出“珍惜宝贵的森林资源,今年过节不再邮寄贺年卡”的倡议,得到青少年广泛响应。市委党校和市环保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各级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中加强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教育的通知》,把环保教育纳入党校的进修内容。

    全年举办各种类型的环保培训班25期,包括1期全市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报告会,5期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培训班,3期“绿色学校(幼儿园)”提高班,4期“绿色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培训班,2期创建“绿色社区”培训班;配合市环保局有关处室举办培训班3期、广州市企业环境管理岗位培训班7期。

创建“绿色社区”

    2004年,广州市各区及街道办事处把创建“绿色社区”纳入“创模”工作中,完善创建管理体系。全年新建市级“绿色社区”29个,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绿色社区”109个。

    天河区完成对50多个社区的调查,组织基层创建人员培训。区环保局联合区创建办、文明办对“绿色社区”进行初评,联合区文明办、妇联等单位开展“绿色家庭”评选活动。

    海珠区把环保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环境监督管理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在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学校的积极性,共同创造文明的社区生活环境。

    大力推进城郊生态示范区建设,开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通过实施农村、乡镇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环境保护示范乡村建设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发展。是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4个,包括增城市派潭高滩村和正果西湖滩村、花都区小布村,以及番禺区广州市科协农业高新技术科普示范基地。

创建“绿色学校”

    2004年,广州市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不断深化,通过学生带动各自家庭,促进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环保行动。是年对297所市级“绿色学校”进行复查,评出第五批“绿色学校(幼儿园)”59所;推荐5所学校参加国家级、38所学校参加省级“绿色学校”评审,均获通过。至此,广州地区共有国家级“绿色学校”11所,省级“绿色学校”114所,市级“绿色学校”479所。

(张惠忠)

责任编辑 黄泽霖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