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10千伏星汇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2025年04月 17日至 2025年04月23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环市中路311号,邮编:
联系电话:020-83203146
传 真: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建设单位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局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110千伏星汇输变电工程 |
建设地点 | 广东广州番禺区;广东广州黄埔区 |
建设单位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项目概况 |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变电站工程、电缆线路工程和增容改造线路工程。 (1)变电站工程 新建110kV星汇变电站,采用全户内GIS式布置,主变容量2×63MVA,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容器组2×2×6012kvar,无功补偿装置低压电抗器2×1×6000kvar;220kV儒林变电站站内首期预留位置上扩建2个110kV电缆出线间隔,分别为至星汇站出线间隔和儒生谷乙线改接间隔。 (2)电缆线路工程 新建110kV星汇至儒林、110kV星汇T接儒化传线2回电缆线路,长约2×3.48km,采用共沟敷设;在220kV儒林变电站内改造电缆线路长约0.12km。 (3)增容改造线路工程 110kV儒化传线增容改造,线路长约6.41km,其中同塔双回段长约4.48km,单回路段长约1.93km;110kV儒新迎线增容改造,线路长约4.56km,其中同塔双回段长约4.48km,单回路段长约0.08km;110kV儒化传线新造支线增容改造,单回路段长约0.05km。 增容改造架空线路利用现有杆塔重新挂线,不涉及新建杆塔。 工程总投资19305.7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4万元。 |
环评机构 | 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大气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施工工地应落实“6 个 100%”要求。施工工地应当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2)施工过程中,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苦盖,施工面集中且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 二、水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合理施工组织,先行修筑足够容积的简易沉砂池,施工废水、施工期雨水收集后用于场地降尘,各清洗水则集中收集,经过设置的简易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严禁施工废污水乱排、乱流,避免污染环境。 (2)施工期在施工营地内设置环保便池式厕所,同时施工人员就近租用民房,施工间歇时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则依托当地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三、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应采用满足国家相应噪声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机械保养和维护,并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施工机械。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22:00~6:00)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如因工艺要求必须夜间施工,则应取得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证明,并公告附近公众;同时避免在中午(12:00~14:00)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及时清理,以免污染周围的环境。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及时委托城市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城市管理部门定期运至指定的地点安全处置;环保便池式厕所降解后的肥料应集中清运至指定地点,统一收集处理;架空线路增容改造过程中原有线路拆除产生的废弃组件交由建设单位妥善回收处置。 (2)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应运至指定的弃渣场集中处置。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坚持“在保护中施工,在施工中保护”的原则,对施工工艺、作业方式进行充分论证,减少临时占地范围,防止碾压和破坏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制定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案。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及开挖量,工程施工产生多余土石方禁止随意堆置,应设置专门的处置场所并修筑护坡、排水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变电站周边需及时播撒草籽,输电线路沿线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植被恢复,必要时可进行移栽、外购绿植、草皮等,避免因雨水冲刷引起水土流失等现象。 六、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工程采用全封闭GIS 配电装置、全电缆出线,主变压器户内布置,可以对产生工频电磁场主要来源的变压器、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器设备进行有效屏蔽,减少工程可能带来的电磁环境影响。 (2)新建输电线路选用带屏蔽层的电缆,屏蔽层接地,采用埋地电缆型式敷设,从源头降低电磁环境影响;增容改造段架空线路需合理选择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等电气设备、设施,在经过不同地区时严格控制导线对地最小距离。 (3)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制定运行期的环境监测计划,并根据监测计划开展项目运行期环境监测工作,确保变电站厂界、输电线路沿线及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
公众参与情况 | 受理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