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09:16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大气监测预警、温室气体监测、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声环境监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广州不断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强化高效能监测管理,为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广州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五位一体,监测网络建设打开新格局
在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广州已经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新格局。
高质量完成广州市大气监测预警防控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广州市臭氧及前体物组分及PM2.5成分监测能力,为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提供长期基础数据、评估依据和决策支持。
高标准完成广州市碳达峰、碳中和温室气体监测网络的构建,通过开展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监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监测,逐步掌握区域温室气体时空分布及碳源汇特征,为广州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高要求完成广州市地表水监测预测预警网络建设。逐步实现从手工到自动、从粗放到精准、从单一要素到协同联动、从现状监测到预测预警的全面深刻转变,建立覆盖主要干、支流的2000余监测点位网络,不断提高水污染防治决策支持水平。
高水平率先建成首个大湾区(广州)地下水多层监测基地,突破变径扩孔、一孔多层、在线洗井等技术难点,实现地下水数据自动采集和评价分析,结合污染物的甄别和溯源,探索建立智能预测和智慧感知的全流程监测体系,获2023年度“全省十佳污染防治攻坚案例”及“2024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高效率完成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声源识别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建成20个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并全部增备声源识别溯源模块,使广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声源识别溯源功能全覆盖的城市。
强化管理,监测技术支撑展现新成效
按时保质完成常规监测任务。编制印发年度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保障全市52个空气质量发布点、29个水质自动站、20个噪声自动站正常稳定运行,获取自动监测数据约240万个。
持续强化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依托广州市大气环境预警防控网络,开展臭氧及前体物组分在线监测和PM2.5成分浓度在线监测和源解析。组织开展广州市1718条河道精细化监测,持续开展重点流域氮元素通量监测。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修复效果评估监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统筹开展广州市国家网土壤环境监测,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修复的监测质量监督。
不断提升环境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加强与市气象台,省、市监测部门空气质量会商,每日报送未来7天空气质量预报结果;污染天气应对期间每小时报送空气质量数据。充分利用水质自动站数据,发报水质预警信息180条,开展广州市地表水考核断面尤其是重点断面的水质达标预警监控,加强溯源分析和预测预判,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全力支撑保障美丽全运。编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环境质量监测保障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团队,明确会前攻坚、赛事运行、赛后评估阶段责任分工,提出点位布设、监测频次、监测项目、预测预警会商及信息报送等具体要求,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吴兆麟 张天一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