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珠江环境报
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广东实践
【 字体:

2024-10-16 10:00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全局观念、系统思维进一步谋划推进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广东实践,奋力推动广东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加快推进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

  徐晓霞表示,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是加快实现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走向质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经济发展增添“含绿量”“含金量”,降低“含碳量”。

  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是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正进入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攻坚期、关键期和转型期,要高质量推进广东生态环境事业开新局、谱新篇,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是加快提升全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不断健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机制,河湖长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落地见效,基本完成全省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全省现代化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系统性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徐晓霞强调,近年来,广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接下来,我们将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一是创新建立美丽广东建设成效考核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要按照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的要求,创新建立美丽广东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适时将现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过渡到美丽广东建设成效考核。同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体系,将美丽广东建设情况作为省级督察重点。

  二是推动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准入引导。坚持从源头管控污染排放,加快出台实施我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推动完善以“二三一”为标志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二”指省、市两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三”指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单元,“一”是针对每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编制“一单元一策略”的差别化准入清单),并将其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有效联动,实现全链条管理。同时,围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战略部署,探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生态环境要素管理衔接,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

  三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监管政策体系,激发不同主体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跨界流域联合治理、固体废物跨区域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推动《广东省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广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立法。

健全体制机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徐晓霞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发展,探索出一些好做法。

  一是扎实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2023年8月,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全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二是推动建立广东碳足迹管理工作机制。广东外向型经济发达,出口企业较早遇到国际客户提出的碳排放管理要求。我们组织省内有关技术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应对措施,在2022年,广东省碳标签专业委员会成立。截至今年6月,省内41家企业获得共46张广东碳标签证书。

  三是持续创新碳市场体制机制。深化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健全碳市场技术支撑体系和运行监管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碳交易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2.27亿吨,累计成交金额65.26亿元,均居全国各区域碳交易市场首位。

  四是不断深化广东碳普惠制,加大碳普惠对“百千万工程”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累计备案574个碳普惠项目,签发294.36万吨碳普惠减排量,其中为贫困村、苏区老区、民族地区创收超380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牵头建立我省碳标签管理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碳标签相关试点,尽快建立我省重点产品核算标准与因子数据库,推动粤港澳、国际碳标签互认工作。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候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方面,推动研究全省碳达峰目标与碳市场总量设定的关系,明确碳交易机制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加强执法检查与能力建设,建立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有序推进碳排放配额抵质押融资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等。


(南芳芳)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