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珠江环境报
我省小金额公益资助撬动环保“大力量”
【 字体:

2024-08-31 11:47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自2015年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持续开展“环保有你”——广东省优秀环保公益项目培育行动,面向全省环保社会组织,采取“以奖促建、以评促建”的模式,每年遴选一批环保公益项目并提供小额资助。截至目前,累计投入275万元,资助96个环保公益项目开展,成为广东省环保公益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金额公益资助  撬动环保“大力量”

  佛山市盈香生态园,一群学生在工坊师傅的协作下,用废弃物制成工艺品,在有趣有味的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

  惠州市黄金海岸,一场“爱海如子-亲子涂鸦”亲子海洋环保志愿活动吸引了20多户家庭的参与。孩子们拿起手中的彩笔,给自己心中理想的海洋生物涂上好看的颜色。

  汕头市林阿姨家里,孩子们正在收听当地电台播出的“家庭环保教育大讲堂”节目。

  “我们是2015年开始做水环境公众宣传活动,当年有幸入选广东环保小额资助公益项目。这是我们接受的第一笔政府资助,虽然只有1.5万元,却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和鼓舞,坚定我们做公益的步伐。”谈及当年的项目支持,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记忆犹新。“如今我们已持续开展10年、组织活动超过100期,影响青少年人数已超10000人次;我们的‘河流方程式’活动品牌,近期还成为了国家级生态环境项目合作伙伴。”

  为更好地发挥民间环保力量,广泛动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自2015年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每年通过申请财政专项资金支持5-20个社会组织开展环保公益项目,项目支持金额从最初的1.5万元/个到如今的5万元/个。十年来,广东省小额资助环保公益项目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满足环保公众参与现实需求。“周末去哪儿?”“环保公益项目如何参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不少公众想参加环保公益却苦于“不知去处”“不知所措”。许多中小学生还有环保志愿服务时长的现实需求。对此,扎根民间、贴近公众的环保社团组织能提供较好的“解决之道”。而且环保社会组织开展的环保公益活动更“接地气”,不少活动往往“一票难求”。实践证明,小额资助环保公益项目行动,是环境宣教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推进市县基层环境宣教工作的有益“补充”。在省示范引领下,东莞、中山、江门、河源等地市也积极开展了类似工作。

  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环保社会组织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但现实中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并不容易,不少“处境艰难”。实践证明,小额资助环保公益项目行动,从解决环保社会组织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出发,是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之一,深受环保社会组织欢迎。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在省里小额资助下,佛山市组织环保社团组织开展“无废课堂”公益活动,深入企业、学校宣讲,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广州市越秀区青创力社会发展中心联动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校、画室,共同开展节能宣传社区志愿服务,助力“双碳工作”走进百姓生活;清远市南瓜田自然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凤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藏在二十四节气里的生物多样性之“种地吧,少年!”主题活动,宣传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小额资助环保公益项目行动,积极发挥环保社会组织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作用,有利于推动构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有效开展。

工作严把关,擦亮公益“金招牌”

  项目“严把关”,坚持“大环保”。如何“火眼金睛”从众多申报项目遴选出最优秀、最“该支持”项目,是计划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关键。省生态环境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实施。“发标”之初,通过网络微信宣传广而告之,让更多社会组织不要“错失良机”;评选之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独自评分、集体会商,按照项目评分高低排序,并将初选结果网上公示。

  如何避免项目“同质化”“重复化”?为解决这个问题,省生态环境厅树立“大环保”理念,针对环保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拓展项目资助的种类、范围、领域,让更多的项目可以有资格申请,也让环保公益更加百花齐放。如2024年申报项目要求,围绕公众关注热点问题,结合治污攻坚、降碳减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环保公益项目都可以申报,范围包括环保公益实践类、生态文化宣传类、环境科学教育三个种类。如此“优惠”的条件,让更多项目有资格申报。

  妙用“新媒体”,引发“大关注”。按照广东小额资助环保公益项目行动计划管理要求,项目“选定”后,省生态环境厅会将结果通过所在地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实施监督推进。“此举不仅有利于推进项目实施,也有利于加强地市生态环境部门与辖区环保社会组织联系,共同做好环境宣教工作。”  


(王波)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