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09:02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
“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打通诉源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报告内容,聚焦立良法促善治、强监督促发展、增本领善履职等方面谈感受、提建议、讲担当,在热烈交流中启发思路、凝聚共识,为做好新一年的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贡献聪明才智,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表示,要建立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机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编纂形成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并提请审议。”作为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徐晓霞倍感振奋,“报告突出守正创新,把国家法治所需和人民所盼体现在立法中;体现实干担当,把有效监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徐晓霞说,国家未来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过渡到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和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统筹开展多层次的监督工作。
徐晓霞还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适时启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机制、规则冲突协调解决机制,助力粤港澳三地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
另外,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评价和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据。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要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广州市是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声源识别溯源功能全覆盖的城市,能够自动识别出虫鸣鸟叫、人为活动等不同的声音“密码”。
深圳市利用卫星遥感、走航移动、无人机监测、塔基自动采样等多种碳监测技术手段,建成覆盖碳源汇的多层次多组分温室气体监测网络。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新兴领域监测,提升创新水平。在部分城市继续试点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及典型海岸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开展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调查监测试点。探索构建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评估及溯源技术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表示。
(周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