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8 09:28 来源:珠江环境报
2023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一年以来,河源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开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面提升林长履职效能、深化林业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
示范点建设,打造“绿美样板”
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缩影之一,九里湖示范点依托新丰江的区位优势、文化特点和资源条件,以“三林两径一基地”为总体布局,计划通过3年建设,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2023年,九里湖示范点已完成林分优化297亩、森林抚育7168亩,并结合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的花、叶、果的观赏特点,补植套种榕树、红椎、枫香等,营造2244亩生态风景林,打造出独特绿美景观。
秉承“绿了自然就美”“以绿为核心”理念,2023年,河源市实施63个绿美河源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着力打造1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计划总投资5.36亿元,采取“一增一减一保”措施,优化调整示范点建设方案,科学提升示范点的森林“绿量”。目前,示范点内完成林分优化12822.49亩、森林抚育23228亩,建设森林步道18.19公里。
实施“六大行动”,写好“绿美文章”
“六大行动”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点任务,覆盖国土绿化、城乡美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多个领域。如何进一步厚植绿色家底,创造优质的生态和美丽的环境?2023年,河源扎实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方面,完成林分优化31.67万亩、新造林抚育19.67万亩、森林抚育25.54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乡一体绿美提升方面,完成乡村绿化美化54个,建设森林乡村6个、绿美红色乡村3个、绿美古树乡村3个,获评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4个;绿美保护地提升方面,完成《河源市自然保护地规划(2023~2035)》编制,完成自然保护地范围边界矢量化69个、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科学考察27个、自然公园总体规划和综合科学考察26个;绿色通道品质提升方面,推动大广高速、汕昆高速连平段及汕湛等高速两旁绿化提升,合计里程108.3公里,其中林分优化23762亩、森林抚育13583亩;古树名木保护提升方面,完成54株衰退和濒危古树名木抢救修复工作,购买古树名木保险2277株、在保率100%,完成东源古树公园建设;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方面,组织6.14万人参加495场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27.75万株,折合面积4615.22亩,种植榕树39954株,建设义务植树基地9个、各类主题林20片。目前,河源市森林覆盖率73.2%,绿化覆盖率43.73%。
实施林长制,探索“河源路径”
林长制是生态文明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河源扛稳绿色旗帜的重要举措。如何充分发挥林长制优势,实现林长治,成为河源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
2023年,河源市颁布2023年第1号、第2号林长令,要求各级林长带头履职,积极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点和难点问题,统筹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推动绿美河源生态建设。
去年以来,河源市积极探索“林长+”多元化协作模式,创新建立“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林长+森林法官”机制,加强林长与检察官、森林法官、警长的协作配合,在全省率先实现“森林法官”工作室全覆盖市属国有林场、率先组建“森林义警”队伍,不断增强保护森林资源合力,共同探索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新模式。
去年4月,河源市首个“森林法官”工作室在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揭牌。这是省内首创“森林法官”工作室机制,也是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创新举措,为河源市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撑起了一把绿色“保护伞”。
同时,河源市建立林长制重点工作督查督办责任制,建立林长巡林常态化工作机制。2023年,全市4505名林长共巡林1.5万余次,签发林长令7道,召开林长会议14次,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全面建立。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是河源市深化“林长制”促进“林长治”的生动实践,也是全速推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的具体举措。去年12月15日,河源市森林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同时还举行了首批民间林长聘任仪式,40余名热心森林资源保护公益事业、富有志愿服务精神的民间林长正式上岗,进一步壮大森林资源保护队伍,打通森林资源保护“最后一公里”,筑起绿色发展坚固屏障,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和力量。
(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