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8 09:28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近日,广州市增城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东仅5地获此殊荣。近年来,增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建设低碳增城
增城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制度,构筑“一轴一带四片区”空间发展格局。高水平推进东部中心城市设计、空间拓展、产业集聚,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增城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聚焦智能制造,集聚增芯、越海、维信诺、广汽本田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芯显车”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积极引导牛仔服装、智能家居等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推动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据介绍,增城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27亿元,增速排名广州市第二位,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4.88%,在“十三五”各区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获得第二名。
增城还大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双控”目标顺利实现。2021年被水利部认定为“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被广东省确定为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增城
一直以来,增城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管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夯实绿色生态底色。
精准治理大气环境。重点应对污染天气、治理扬尘污染,对全区800多家涉VOCs企业开展地毯式、全覆盖、精细化帮扶行动,坚决打通蓝天保卫战“最后一公里”。2022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2.9%,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3,同比改善11.3%,改善幅度居全市第一。2023年1~10月中旬,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2,持续向好。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2019年以来,增城投入治水资金约150亿元,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8座、污水管网超5000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99.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大墩、增江口国考断面水质近3年稳定保持Ⅱ类,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稳定100%达标。2022年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全市排名第二,同比改善11.32%,改善幅度居全市第一。
全面推进净土清废。坚定践行“无废城市”理念,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制度,深化建设用地联动监管。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9%,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建设绿美增城
增城推进绿美增城生态建设“1+8”工程。建成146.8公里碧道,先后荣获1项国际级奖项、大禹奖等2项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全区有小公园和小游园586个,绿道总长601公里,初步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绿色生态格局。
同时,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设立自然地保护中心。建立“河湖长+林长+检察长”联动的资源管护模式,提升河、湖、林整体治理效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04.98平方公里。现有野生动植物均超300种,登记建档古树名木2016株,增城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官网展示,增城“生态名片”被世界肯定。
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建设幸福增城
增城聚焦“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发展乡村产业,以荔枝、丝苗米、迟菜心等特色农产品为重要抓手,推广绿色低碳种植,成功创建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擦亮特色农产品品牌,“增科新选丝苗1号”成为农业农村部授权品种,仙进奉荔枝作为唯一荔枝类品种入选全国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此外,增城乡村产业发展工作入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地方实践范例并在全国推广。2021年晋升“中国乡村振兴十大示范县市”,2023年获得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
同时,增城依托北部片区独特的山水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发展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将北部片区发展成为民俗文化特色突出、生态康养度假吸引力强、户外休闲体育功能完善的大湾区山水文化宜游活力片区。2022年以来,全区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00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但行则将至。增城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美丽增城建设的新篇章。
(曾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