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3 09:36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记者 黄静)7月19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2022年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广东省AQI(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为95.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9.9%,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
PM2.5平均浓度19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
据通报,上半年我省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8%(5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3%(12微克/立方米)。臭氧和PM2.5作为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77.5%和11.2%。上半年无重污染天气发生。
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张瑞凤在发布会上称,今年上半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尤其是PM2.5浓度是19微克/立方米,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回顾刚刚公布新修订空气质量标准的时候,我省PM2.5的浓度很高,现在达到19微克/立方米,是有监测数据以来创了新低。接下来,我省将继续围绕美丽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继续开展工业锅炉、炉窑、涉VOCs行业治理和移动源污染防治,及时有序依法做好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工作,继续保持我省空气质量持续稳中向好。
在城市排名方面,今年上半年,全省有13个地级以上市AQI达标率同比提高。按照AQI达标率由高到低排名,前三名依次为汕尾、梅州和茂名市(梅州、茂名并列第2),后三名由低到高为东莞、江门和肇庆市;深圳、韶关、江门、阳江、肇庆、云浮6市AQI达标率同比下降,珠海、中山2市同比持平,其余13市同比提高,提高幅度由大到小前三名依次为广州、佛山、东莞和清远市(东莞和清远市并列第3)。
全省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据通报,1~6月,我省各地级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89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比持平;县级行政单位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镇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77个)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比持平。
1~6月,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9.9%,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0.7%,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2022年考核目标尚未下达,与“十四五”规划目标(优良率90.5%,劣Ⅴ类比例0)相比,优良率相差0.6个百分点(1个断面),劣Ⅴ类比例相差0.7个百分点(1个断面)。与各断面目标相比,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3.2%(139个断面),10个断面超标。
在城市排名方面,1~6月,基于149个国考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按照城市水质指数由低到高排名,前三名为肇庆、中山和河源市,后三名由高到低为揭阳、潮州和湛江市。茂名、揭阳、阳江等13市水环境质量同比有所改善,湛江、深圳、河源等4市同比有所下降(珠海、中山、肇庆、清远市的所有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目标且均达到或优于Ⅱ类,不参与水质变化排名)。
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状况为:2022年春季,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0.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劣四类比例为5.7%,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劣四类海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湛江港和汕头港等河口海湾,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沿海城市海水质量状况为:基于218个国控点位水质监测结果,汕尾、惠州和茂名3市优良比例达100%,潮州、揭阳2市近岸海域水质同比有所下降,其他市基本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