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珠江环境报
“限塑令”新政实施:较多市民接受可降解塑料袋
【 字体:

2021-01-13 9:00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2021年,我国多个省市“限塑令”里的相关规定开始实施,其中就包括了去年12月初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公布的《广州市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方案》,2021年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都被不同程度地禁止产销、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各大超市、餐饮行业、批发市场发现,伴随着新政实施,市民对可降解塑料接受程度较高,但仍有被禁止使用的塑料产品出现在市面上,部分批发市场的可降解塑料业务更是反响平平。有专家、学者认为,未来应细化可降解塑料的评定标准,加大限塑令的执行力度。      

五成市民自备环保袋

  《方案》指出,2021年起,城市建成区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在限塑令之下,超市购物袋的使用状况如何?近日,记者先后走访位于天河区中山大道的沃尔玛超市和位于天河北路的华润万家超市发现,这两家超市目前均只提供可降解塑料袋,这些价格不再亲民的可降解塑料袋,无形中“倒逼”着市民们自备袋子购物。1月6日,天河北路华润万家超市的自助收银台处,市民周先生惊讶地表示,以往这里0.3元即可买到普通塑料袋,但现在一个大号的可降解塑料袋需要支付1元,价格涨了三倍有余。

  在中山大道沃尔玛超市的一台自助收银台处,记者观察到30分钟内有6名顾客购买了超市可降解塑料袋,2名顾客自备购物袋。沃尔玛超市一名员工告诉记者,尽管可降解塑料袋价格较贵,但多数情况下仍能得到市民支持,五成市民自备环保袋。

  除了百货商场,餐饮业也是塑料袋使用频率较高的场所。《方案》对此也有明确规定,2021年起,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全市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多数餐饮连锁品牌已有对策,记者从肯德基方面获悉,2021年1月起,全国6900余家肯德基餐厅将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6300余家肯德基餐厅堂食、外带将用木质餐具替换一次性塑料餐具;3800余家肯德基外带、外卖中使用的塑料袋将全面更换为纸袋或可降解塑料袋。

  不过,在一些小型快餐店,限塑令仍难以普及,称为“白色垃圾”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仍随处可见。      

可降解塑料袋成本高难存储

  南泰百货食品批发中心是广州主要的塑料包装袋批发集散地之一。1月6日,记者走访南泰百货食品批发中心,发现有2家经销商已经增加了可降解塑料袋的业务线。受访商户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仓库里没有可降解塑料袋的现货,不过可以随时下订单,预计一周后即可到货。

  尽管可降解塑料袋已经出现在批发市场,但经销商对此并不看好。经销商刘斯向记者透露:“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太贵,最近有一些客户过来询问,不过都因为价格贵的原因而作罢。目前,厂家一吨普通塑料袋原材料成本1万元左右,一吨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则要2万元。”记者注意到,目前南泰百货食品批发中心内仍以销售普通塑料袋业务为主。

  除了价格贵,仓储难度大也是市场对可降解塑料袋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商户陈女士称:“目前市面上的可降解塑料袋材质极不稳定,大概三个月左右表面就会开始变质。保质期太短,产品运输、存储不便的情况下,谁敢囤货放仓库呢?”

应加大执行力度,细化可降解塑料标准

  针对限塑令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记者采访了高校学者和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严志云教授认为,目前真正能做到完全可降解的塑料仍比较少见,且成本很高,“我们经常遇到的可降解塑料只是把大块的塑料变成小块、微粒,但它还是塑料,还是会带来危害。”严志云表示,可降解塑料除了成本较高,其“痛点”还包括不易存储、质地较软。“我们希望它既降解得快,又能结实美观,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这是一个矛盾。”

  绿色和平组织塑料项目主任唐大旻认为,目前可降解塑料袋在市面上仍无法推广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从业人员仍无法分辨各种可降解塑料的类型,也没有意识到滥用塑料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可能是在限塑令生效之前,可降解塑料的回收、储运等相关配套尚未具体落地。

  严志云认为,要想推广限塑令,首先要进行全民教育,让业内人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可降解塑料袋,引导消费者接受环保纸、环保袋等替代方案。其次要加强限塑令的执行力度。最后是在目前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给生产者一定的补助,给研究者支持,从而降低成本。  (杨玉成)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