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珠江环境报
广东稳抓分区管控 生态产业实现双丰收
【 字体:

2025-04-23 09:19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在2025年4月例行新闻通气会上,深度解读《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在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征程中,广东不断创新实践,用好绿色标尺,守好生态红线,凭借智能化手段与精细化管理,为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供独具亮点的典型样本,其中广州南沙与佛山奥百达园区的探索成果尤为突出。

广州南沙:科技赋能,筑牢水环境治理防线

  广州南沙区地处珠江河口,河涌水道纵横交错,水域面积达188.15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其水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联着企业生产效率与居民生活品质。      

  然而,尽管近年来南沙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维持稳定,但部分断面仍存在个别月份总磷、氨氮、溶解氧等指标波动的问题。由于河网水情复杂,流域范围广且污染源众多,南沙区水环境质量改善面临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一困境,自2021年起,南沙区每年开展深入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与科学评估,借助精细化、差异化的环境管理策略,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共进。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水环境管控分区为基础,南沙区充分融合现有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成功搭建起“分析——预测 溯源——管理”一体化的水环境智能研判体系。  

  这套智能体系成效显著,自2021年起,相关部门每月编制水质分析溯源、预警预测工作报告,至今已完成70余份,发出水质超标预警95次,针对预警问题开展现场响应超300人次,极大地提升了水环境监管水平。      

  此外,南沙区还创新研发了耦合时空上下文信息的水环境质量深度学习预测方法,从全时间序列、季节序列、实时序列3个时间维度,以及上下游水质自动监测站空间关系这1个空间维度,对各水环境管控分区的水质时空关系进行精准预警预判,实现时空动态水质研判与快速精准溯源,为提前做好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水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系列努力之下,自2021年起,南沙区水环境水质指数排名始终稳居全市前三,2024年水质改善指数更是跃居全市第一。      

佛山奥百达:产业集聚,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在佛山顺德均安镇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有力推动下,奥百达表面处理园区应运而生。园区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全力提升金属表面处理水平,目前已有30家企业入驻。      

  “奥百达园区一天需要处理2850方废水,在废物处理设施上,已投资8千多万。”奥百达园区代表介绍。面对庞大的废物处理量,园区在规划时就充分考量环保需求,依据入驻企业排放废弃物的种类,配备了相应的废物处理设施。      

  对于入驻企业而言,园区完善的环保设施带来诸多便利。锦上花涂装工艺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电泳作为关键工艺,生产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入驻奥百达后,在废物处理这部分更省心了,我们企业可以把精力集中投入到产品上,聚焦于产品的精益求精。”锦上花涂装工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佛山作为“两证合一”试点之一,办证程序的简化也让企业尽享政策改革红利。从效益层面来看,奥百达园区成果丰硕。      

  在环境效益上,园区每年开展环境状况评估,2024年评估结果显示,废水和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符合规划环评总量要求,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稳定,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标准。   

  经济效益同样突出,园区由低矮厂房转变为高层标准厂房,企业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企业数量增长至原来的10倍,区域企业总产值达到原来的3~5倍;村集体每平方租金从13元提升至35元,增长约3倍,村集体和村民收益大幅增加。同时,园区配套的集中收集、处理设施和专业环保管理人员,让企业环保治理投入比园区外企业减少约80%。      

  在行业管理效益方面,园区促使原有的“散乱差”、环保投诉多的金属表面处理企业逐步关闭淘汰或搬迁入园,实现集中管理;对入园企业提出统一设计标准和自动化要求,有效提升行业生产自动化和污染风险防控水平,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原来分散的治污设施和排放口实现集中化、规模化,数量大幅减少,环保部门日常监管精准度提高,检查频次降低。


(陈伟赞)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