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09:14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日前,广东中山五桂山旗溪村以“无废中山 绿享未来”为题在香樟公园盛大举办2025年“国际无废日”活动,掀起全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热潮。据了解,广东正在全面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各地市不断创新方法举措,为“无废城市”建设按下加速键。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积极推动广东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广东加快构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布局,督促指导粤东西北城市编制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形成全省共建合力。截至2025年2月底,全省21个地市都已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广东还大力推动“无废全运”建设工作,印发《关于推进“无废全运”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16条具体任务举措,探索利用海洋废塑料再生制成赛事吉祥物。同时,推动广州、深圳、东莞等主办城市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无废全运”行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建成“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无废景区”等各类“无废细胞”超7400个。
打造各类“无废细胞” 构建乡村发展新生态
结合“百千万工程”,广东积极探索构建“无废县区—无废镇街—无废乡村”试点示范体系,计划到2025年底,推动完成15个无废县(区)、30个无废镇(街)、8个无废村示范建设。中山市旗溪村作为首批“无废乡村”建设试点,为全省探索出了“旗溪无废”样板。
旗溪村于2024年正式启动“无废乡村”建设,要求在2024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乡村固体废物减量化,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旗溪香草生活农场工作人员表示,该农场2018年落地,经过了6年探索,形成了以香草为基础的一二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产业模式。该农场作为厨余消纳场,还配备混流箱堆肥反应器,可将旗溪村产生的厨余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目前日均可生产半吨有机肥。
随着“无废公园”“无废学校”“无废农场”等各类“无废细胞”的建成落地,以中山为代表的“无废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成为广东构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格局的重要版图。
数智赋能 打造医废监管“惠州模式”
“有了这个智能收集站,投放医疗废物就像寄快递一样方便。”在惠州,一家环境服务公司负责人介绍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废物智能收集站的便捷功能。
自2022年来,珠三角城市率先探索适合自己的“无废城市”建设路径,涌现出不少亮点成果和有效经验。惠州“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通过与健康广东建设一体谋划部署,数智赋能“无废医院”建设,推动医疗废物管控建立长效机制,构建起医疗废物智能监管“惠州模式”。
医疗废物收集,尤其是小型医疗机构(19张床以下)的医疗废物收集是当前的一大难点。据数据统计,惠州小型医疗机构数量庞大,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85%以上。据惠州市生态环境局消息,该部门联合惠州市卫健局推进智能收集试点工作,重点探索“小型医疗机构智能收集方案”,实现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到处置全过程监控,推动建立规范有序的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在“无废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有效解决医疗废物收集难点痛点问题。
环境服务公司负责人称,“以前有一部分医疗垃圾被混入到生活垃圾中去,我们部署医疗废物智能收集站之后,有效解决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转运效率低、小微医疗机构‘点多面散’‘收运不及时,投递不主动’等问题,加速医疗废物智慧化全场景的创新迭代,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收集和管理,高质量助推惠州市‘无废城市’建设”。
医疗废物智能收集站背后是一整套数智系统,该公司依托危险废物处置智慧云服务平台将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置等各个环节数据纳入物联网监管,实现“产废源头统计系统精准化、中端分类收运系统专业化、末端分类处理规范化”。
据了解,惠州于2023年7月启动医疗废物智能收集试点,初期选择仲恺区惠环街道、博罗县龙溪街道、惠城区部分街道作为试点街道,服务范围可覆盖收集点周边约330家小型个体医疗机构。
目前,每个医疗废物智能收集站可回收各种医疗废物数百公斤,覆盖周边3公里范围,牙科诊所、宠物医院等都可以使用。据透露,医疗废物智能收集站布设后,从小型医疗机构回收的医疗废物比以前增加了近3倍。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总结第一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医疗废物智能收集试点范围,优化选址布点,推进“智能收集柜”形式促进医废智能化全面、高效和安全收集贮存,推进“互联网+”在医疗废物日常管理的应用,高效赋能“无废医院”建设,落实医疗废物从最初产生到最终无害化处置的闭环监管。
(南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