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10:45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维修领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严厉打击机动车维修领域非法转移、贩卖、处置危险废物行为,近日,东莞开展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切实筑牢机动车维修领域危废监管防线。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南城分局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对辖区内机动车维修行业开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专项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通过现场勘查、资料核查、询问调查等方式,仔细检查各汽修企业的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情况,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未密闭喷漆房、未定期更换活性炭等吸附材料、未正常开启废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问题,同时督促企业建立好环境管理制度、规范设置危险废物标识标志、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等。本次专项行动共检查机动车维修企业29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个,已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后续将跟踪督促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大朗分局与交通运输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29家汽修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此次行动聚焦机动车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含废矿物油容器、废铅蓄电池等高风险危险废物。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核查了企业的危险废物仓库标识、管理台账等关键环节。检查发现有4家企业未能及时更新危险废物仓库的标识及管理台账,检查人员对上述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明确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大岭山分局对辖区内30家重点机动车维修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帮扶并发放《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要求告知书》。检查人员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讲解《告知书》的内容和要求,告知在汽车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危废种类、危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对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面对面指导企业使用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完成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和申报登记,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台账和危废联单制度等工作。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部分机动车维修企业存在危险废物处置合同过期未续签、危废台账不完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以及相关标识不规范等问题,已建立问题台账并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东城分局联合交通部门开展机动车维修领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人员深入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重点检查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合同签订、危废标识标牌、危废贮存场所及台账记录等情况,发现企业存在危废合同种类不全、危废标识缺失、危废仓未规范分类贮存等问题。检查人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指导企业落实整改,要求企业加强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并同步发放《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注意事项》等资料,实现“检查一次、普法一次”。
(张郁珑 何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