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珠江环境报
检测报告有“猫腻” 江门第三方监测机构被罚
【 字体:

2025-03-12 09:57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加大教育警示,近日,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一起第三方监测机构弄虚作假案件。

  2024年11月,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新会分局(以下简称“新会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污染源双随机检查。当执法人员在核对企业的自行检测报告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们的怀疑:两份不同时间出具的报告中,竟出现了疑似相同的现场照片。执法人员立即前往企业的保安室,调取了事发当天的厂内监控视频。根据检测报告的采样时间,执法人员仔细查看了视频内容。

  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规定,每次采样至少要采集三个样品并取平均值,但视频却清晰地显示:第三方监测机构的采样人员在9点32分开始采样,9点34分就匆匆离开,整个过程只采样了一次,随后驾车驶离企业,整个过程仅用了四十分钟。更可疑的是,采样人员当天所穿的衣服与检测报告中的现场照片完全不符。

  执法人员迅速拷贝了视频文件,并对当天陪同第三方检测的厂方工作人员进行了笔录调查,作为关键证据。随后,新会分局通知涉案第三方监测公司负责人前来接受调查。铁证如山,涉案单位最终承认,他们在制作监测报告时敷衍了事,直接套用了上次的现场照片,且未按照环境监测规范进行采样监测,导致监测结果无效。

  该监测机构未按照环境监测规范从事大气环境监测活动,造成监测数据失实的行为违反了《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二条第三款的法律规定。依据《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参照《江门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参照表》5.1裁量标准及《江门市实施<广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细则》第六条、第七条,新会分局责令该监测机构立即改正违法行为,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2.375万元。


(江晓峰)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