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1 09:14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称,2024年,广州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提升。实施295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推动新中轴、珠江两岸、大学城等重点片区优化建设。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319个。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4%、提升3.6个百分点;20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流溪河入选全国唯一流域水预算管理试点;新增“无废细胞”1846个,生活垃圾进站转运率提升到88%,环境保护责任成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深化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推进实施“八大工程”,完成森林提质增绿近24万亩,建设森林步道213公里、碧道154公里。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科研、科普、建设取得新突破,白云山、海珠湿地、大夫山等3个迁地保护示范片区建设提速,云溪、云萝植物园开园。入选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增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增城派潭河入选国家幸福河湖。河湖长制、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考核排名均全省第一。
报告指出,2025年,广州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坚持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准备工作。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做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进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新建污水管网120公里,开展城市水系活力提升行动,巩固黑臭水体治理“长制久清”成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增效,每个区至少建成一座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
推进绿美生态示范建设。加快构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迁地保护示范片区为主体的城园融合体系,持续推进16个绿美示范点、13处示范性自然保护地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探索,新增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和造林绿化面积23万亩、森林蓄积量15万立方米以上。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机制,新建120公里碧道,建成100个市级美丽河湖。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扩大碳交易覆盖范围和交易品种。推进节水降损,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加快城市物流配送、环卫车辆等新能源替代。出台激励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提质扩面,培育发展智能建造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花都、从化县域“光伏+建筑”试点。
(丁雄 何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