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09:05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让村民用上光伏发电,全年省下一半电费;推出“以碳代偿”拓展碳普惠使用途径,用碳普惠替代生态修复;创新推出碳普惠申报平台,诞生广东省首批个人“卖碳翁”。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低碳工作可圈可点。
2024年,中山市首创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在线申报平台(以下简称“普惠易站”),打造碳普惠机制推广新模式;出台《中山市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若干措施》,明确中山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任务和措施;举办多场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让“低碳生活,绿色新风尚”融入市民生活,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提起2024年中山市低碳工作中的大事、喜事,绕不过获得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文公开推广的中山碳普惠机制推广新模式。
2024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首创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在线申报平台,打造碳普惠机制推广新模式,经验做法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文公开推广。
早在2022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就启动了中山市碳普惠机制创新实践工作,首创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在线申报平台。2024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继续启动《中山市碳普惠核证规模普及实战行动》项目,进一步深化中山碳普惠模式。
中山市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鼓励光伏项目业主积极参与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备案及交易。
截至2024年10月底,中山市累计获省生态环境厅签发光伏碳普惠项目88个,保持光伏类型碳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项目备案数量全省第一。
2024年1月24日,中山市首批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竞价交易顺利完成,共计68个项目业主参与其中,交易价格为每吨65.01元,总计交易量为4618吨,交易收益达到300216.18元,诞生了广东省首批个人“卖碳翁”。
这是中山市以“抱团交易”方式开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线下竞价交易的积极探索。
2024年,中山市积极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探索开展碳足迹碳标签工作,强化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责任,在调研分析了22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企业碳排放环节与现状资料基础上,横向对比同类企业、产品碳排放基准数据开展碳足迹碳标签的系统性研究,形成《中山市碳足迹碳标签应用与管理报告》。中山市还完成包含服装、电器行业等5个产品碳标签认证。
(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