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09:00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近日,南沙区印发《南沙打造美丽广州城市样板行动方案》,结合南沙实际,面向世界、协同港澳、立足湾区,积极探索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沙路径和南沙实践,全力建设美丽湾区示范,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南沙打造美丽广州城市样板锚定四个阶段,力争到2025年,美丽南沙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27年,美丽南沙建设成效显著,到2030年,基本建成美丽南沙,到2035年,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南沙。
聚焦四大行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深化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持续推进噪声监测网络建设,提升噪声监测自动化和管控精准化水平。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建立水生态考核机制,持续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加强海水养殖环境整治,推进江河湖库清漂和海洋垃圾治理。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严防新增污染。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风险管控。建立南沙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保障机制,做好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高标准建设“无废城市”,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全面落实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对照历次督察整改要求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筑牢自然生态屏障,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加强危险废物、重金属环境风险管控。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完善环境应急体制机制,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开展环境健康管理创新示范,推进环境健康试点工作。实施工业园分类分级优化整合行动,完善园区配套,精准防控污染。
着力打造六大样板,释放绿色发展活力
擘画南沙绿美生态宜居宜业示范样板。深入推进绿美南沙生态建设、绿美碧带建设、生态廊道建设、公园城市建设,构建“山水连城、融湾入海”城市空间格局,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将南沙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城市典范。
实施南沙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示范样板。以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强化监测预测预警和影响风险评估。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支持碳普惠减排量项目实施,建立绿色创新金融创新双向联动创新高地。
建设南沙各美其美美丽细胞示范样板。以美丽园区、美丽社区、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为重点,系统塑造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系列美丽品牌。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构建“职住平衡、融合宜居、方便快捷、美好生活”的美丽社区。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积极探索绿色建造、近零能耗建筑的实施路径。完善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优化提升环境友好的绿色慢行系统。实施美丽海湾生态建设工程。
推动南沙生态环境服务提升示范样板。加快数字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治理体系。加强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服务水平。建立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高质量协同融合服务机制。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及信用修复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推动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
打造南沙生态环境开放合作示范样板。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深化生态环境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纵深推进美丽建设,全面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打造国际一流美丽湾区核心生态高地。强化与港澳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深化污染物协同治理、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构建联防联控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支撑南沙美丽中国建设机制示范样板。深化优化南沙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机制,建立统筹协调推进落实机制。完善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立企业生态环保费用提取使用制度。强化司法、执法、治理协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打通生态环境治理“断头路”,构建典型环境信访投诉问题矛盾化解新模式。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
(董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