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动态
广州大源水库及其大源支流:环境“大”变样,幸福“源”流长
【 字体:

2025-02-25 14:26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走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道大源村的大源支流(沙坑涌),绿树掩映下流水潺潺,河底鹅卵石清晰可见。沿着岸上碧道前行约2公里,便可来到大源水库。

  近期,白云区大源水库及其大源支流成功入选广州市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片曾经饱受黑臭困扰的水域,通过科学规划与系统治理,蜕变为碧波荡漾的“白云明珠”,不仅重塑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更以环境红利激活乡村经济,为超大型城市城中村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生态+产业”双赢的美丽中国城区样板。

 

库区治理前                       库区治理后

 

大坝治理前                       大坝治理后

  碧水蓝天共一色,生态环境换新颜

  大源水库及其大源支流的治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白云区的生动实践,是白云区城市综合整治工程的缩影和样板,也是广州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的典范。通过打造环境改善引领乡村振兴的“大源样板”,白云区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可推广的“大源方案”。

  过去,大源水库及其大源支流由于沿岸小作坊污水直排河涌、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黑臭现象明显。为此,白云区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部署,大力清除整顿沿线“散乱污”场所近千家,根治无序和违规排污问题。同时,新建污水管网170余公里,提高企业排水单元达标率,整治临涌排口,全面加强沿线污染的源头管控。

  如今,大源支流清澈的碧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水质从劣Ⅴ类跃升至Ⅲ类及以上,彻底告别黑臭;水库水量充沛,生态流量得到充分保障;20余种本土植物沿河绵延,自然岸线率达75%以上,鱼虾重现、水鸟翩跹,形成“水清岸绿、云影徘徊”的生态长廊。治水成果丰硕,大源村荣获2020年“污水治理优秀村”称号,成为白云区绿水青山的鲜活名片。

 

大源洞东一路治理前                大源洞东一路治理后

 

华快桥底治理前                  华快桥底治理后

  人居蝶变幸福长,白云画卷入梦来

  五颜六色的河水干净了,沿河的窝棚、工厂和小作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体育公园、亲水平台,成为附近村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以治水为抓手,大源村全面拆除涉水违建物数百宗,贯通河道,为生态和产业发展腾出大量空间;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筑牢防洪安全屏障;昔日废弃养殖塘被改造为大源湿地公园,碧波潋滟,生态驳岸和亲水平台点缀其间,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精心打造总长约5.85公里的休闲碧道,缠绕水库与支流,串起沿线山水田园林。

  与此同时,口袋公园和活动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提供了近9万平方米的公共活动空间,沿线道路提质升级,宜居宜业。如今的大源支流,旧貌焕然一新,河涌两岸干净整洁、居民推窗见绿、漫步赏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环境变现金钥匙,绿色经济势如虹

  最初以经营洗水厂、印花厂为主,最终电商经济聚集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强劲势能为大源村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澎湃的动能。依托碧道建设,大源村形成“碧道+电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加速推进传统电商产业向集群化、现代化转型升级,日均销售量达400万单,年交易额突破6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亿淘宝村”。

  文旅产业亦乘势而上,民宿、农家乐、生态露营基地、研学农场等项目蓬勃发展,带动大源村朝着研学、休闲、康养一体化的文旅胜地稳步迈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生态价值转化为切实效益,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美丽河湖”成为富民强村的“绿色引擎”。大源村成功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名单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与交流合作处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