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4 09:57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粤秀奇峰古城青,潋滟湖色碧波漾……广州市越秀区充分发挥城芯生态文化底蕴、城央生态资源禀赋、都市核心优势地位和都会客厅秀美风貌,系统搭建“塑造健美城区、打响旅美口碑、培育丰美经济、建设绿美城芯、拓展优美空间、创新智美生态、深耕精美环境、引领和美风尚”美丽框架,着力打造生态自然美、绿色发展美、人居环境美、生态人文美交相辉映的“八边形”美丽中国城市样板生态城区,在广州市“新青山、新六脉”大美生态格局中焕发新光芒。
近五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发挥生态禀赋优势,打造山水花城新格局。因地制宜推动公共服务、自然生态及玩赏旅游互融互促,通过拆违建绿、拆围透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完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绿化体系,建成6个社区公园和63个口袋公园,全区93%的社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17座立交桥、46座人行天桥均实现立体绿化,累计建成31.6公里碧道串联生态景观。打造绿美庭院193户、绿美单位131个、绿美道路17条,建设美丽中国城市样板线上线下展示平台,巩固全市首个生态为民试点区工作成果,探索创新生态建设成果信息发布机制,日均游客浏览量超30万人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近五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达标比例为92.6%,臭氧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东濠涌、东山湖、流花湖、麓湖水质跨级提升,水质类别均达到Ⅲ类;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开拓低碳发展新路径。全国首创“全领域覆盖、全流程监控、全链条参与”的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新模式,越秀公园碳中和主题园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自开园运营以来减少碳排放量近300吨。在“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北京路商圈开展能效摸查,率先全市构建绿色商圈商业载体星级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主动公开绿色商圈商业载体星级评定结果、节能改造项目等方面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路商圈单位营业收入能耗同比下降率11.64%。
助力提升城市“烟火气质”
延展生态保护触角,深耕智慧无废新城貌。针对辖内医疗机构数量多、位置分散、经营规模小、医疗废物产生量少的特点,着力破解医疗废物及时收处、存放难题,善用空间巧设位置,率先全市打造并推广建设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智能化、信息化收集站点,实现15分钟到点、全天候开放、电子化称重、智能化记录、一次过转运。依托北京街再生资源精细化分类回收站,全省首创“生活垃圾分类网络+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筑废弃物回收网络+医疗废物收集网络”融合一体的固体废物管理模式,2024年累计收集可回收物6222.96吨,医疗废物有效投放5385次、总重量15673.71公斤。优化完善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过程监管体系,打造全市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无废细胞”示范点,区级党政机关、省级绿色学校、加油站100%建成“无废细胞”。
创新污染治理机制,构建环境监管新体系。构建餐饮场所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先行先试扎实推进油烟监控(监测)安装联网工作,通过在线监管发现并核查联网异常、油烟净化器不正常运行等问题线索123条,促进越秀餐饮业绿色发展,助力提升城市“烟火气质”。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区属各单位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已全部淘汰,辖内印刷厂全面使用环境友好的数码印刷体系,全覆盖推进辖内在用燃气锅炉升级改造,全区实现氮氧化物减排量达22吨/年。在前两年全国首推生态环境执法观察期制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免罚清单、道歉承诺等措施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实施以来累计作出免罚决定44宗、免罚金额约406万元。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与交流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