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10:39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 张聪
6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吴兆祥表示,此次发布的3件典型案例集中体现了人民法院坚决贯彻“最严法治观”、依法严厉打击惩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态度和决心。
据介绍,这些案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坚持“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惩治与预防。人民法院对环评领域造假行为,坚持“前后端一起罚,上下游一起治”。二是坚持“能动履职,协同共治”。人民法院积极主动促推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衔接配合,支持行政机关依法严格执法。三是坚持统筹适用法律责任,形成司法治理合力。人民法院注重发挥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优势,努力提升刑事追诉、行政履职、民事赔偿依法统筹适用水平。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风险的‘过滤器’‘安全阀’,是约束项目与规划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一道重要防线。治顽疾需下猛药,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式。”吴兆祥认为,人民法院对环评造假行为坚决依法予以刑事打击,对于遏制此类犯罪行为高发多发态势、积极规范环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法院在运用刑事手段打击环评造假方面有哪些举措?
吴兆祥介绍,一是高位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会议,对全国法院依法打击惩治环评造假问题进行专门部署、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工作重点。
二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相关案件。对环评公司及其经营者、挂靠环评工程师、居间介绍人员等一并予以刑事处罚。既依法适用自由刑,又用好用足罚金刑,高度重视查清并追缴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结合其犯罪情节判处罚金,提高违法犯罪成本,绝不允许犯罪分子从犯罪行为中获利。
三是强化裁判规则供给,统一类案法律适用。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发布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及时将典型案例收入人民法院案例库,强化以案说法,示范引领。
四是强化协同共治,提升综合治理效能。会同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针对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案情通报、线索移送等合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协同落实被判刑人员终身禁业制度,助力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记者对此次公布的3件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
一是余某等八人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本案坚持全链条打击、全环节惩治,对“挂证”牟利的环评师、承揽环评报告编制的“买证”人、注册空壳公司、招揽挂靠环评师“卖证”的行为人均判处相应刑罚,罚当其罪,为环评领域各环节从业主体敲响警钟。
二是杭州某汽车检测公司诉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案。某汽车检测公司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和检验过程存在虚假,有使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上路继续行驶导致超标尾气污染大气的风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进行行政处罚,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三是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诉广州某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某检测公司受利益驱动,长期与某环保公司勾结,为其伪造、篡改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使排污企业得以长期隐蔽实施污染环境犯罪,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在依法判决某检测公司构成污染环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后,又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判决其与排污单位对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