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14:04 来源:广州日报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己的美丽家园和身边的动植物朋友们吧。
全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
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212类、竹林36类、灌丛113类、草甸77类、草原55类、荒漠52类、自然湿地30类。海洋生态系统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岛、海湾、河口和上升流等。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田、人工林、人工湿地、人工草地和城市等。
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三江平原、长白山、松嫩平原、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阿尔泰山、天山-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塔里木河流域、祁连山、西鄂尔多斯-贺兰山-阴山、羌塘-三江源、库姆塔格、太行山、六盘山-子午岭、喜马拉雅东南部、横断山南段、岷山-横断山北段、秦岭、桂西黔南石灰岩、武陵山、大巴山、大别山、黄山-怀玉山、武夷山、南岭、洞庭湖、鄱阳湖、海南岛中南部、西双版纳、桂西南山地、黄渤海、东海及台湾海峡、南海。
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1.18万处,其中国家级3766处。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以上(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占海域面积的4.6%。其中,占重要地位的自然保护区数量达2750个,总面积147.33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8%,占所有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80%以上;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约占3.8%;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面积所占比例则相对较小。
2020年底,全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总面积约98.34万平方千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总面积约10.66万平方千米。国家地质公园281处,总面积约4.63万平方千米。国家海洋公园67处,总面积约0.737万平方千米。共有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神农架、普达措、钱江源和南山等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
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所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保护着近40%的水源涵养、洪水调蓄功能,约32%的防风固沙功能。
(大拟啄木鸟)
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物种多样性方面,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生态系统类型多样,高等植物种类居世界第三,脊椎动物占世界总数的13.7%。《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27,950个(物种115,064个,种下单元12,886个),其中包括动物56,000种,植物38, 394种,真菌15,09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的珍贵濒危动、植物分别为406种和246种。
中国有栽培作物528类1339个栽培种,经济树种达1000种以上,原产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家养动物948个品种。
此外,据《2020年中国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19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图/杜娟、穗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