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5 11:47 来源:珠江环境报
本报讯 近日,《珠海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作为完成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任务后珠海市第一个城乡污水治理五年规划,《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期末,珠海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将提升至75%,城市污水处理率将提升至98%;同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提升城市污水基础设施承载力,推进全市污水系统持续改善。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珠海市生活污水处理各类设施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初见成效。但在排水系统逐步完善的同时,珠海市也面临较严峻的污水治理形势。现有排水系统仍存在一定短板及问题,系统效能与国家、省要求尚有差距。
因此,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总体治水方针,珠海市编制实施《珠海市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十四五”规划》,对于推进全市污水系统持续改善、提升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在总结分析全市污水系统现状问题、客观评估“十三五”实施成效的基础上,厘清“十四五”污水系统建设重点、任务和工作思路,将通过建立布局合理、安全可靠、适度超前、运行高效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来改善珠海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污水基础设施承载力,从而为珠海市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规划》科学预测了珠海“十四五”时期规划给水量、污水量、污泥量和再生水需求量。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初步测算珠海市现有状态下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可达52%。以“十四五”末期常住人口350万人来预测,珠海市“十四五”期末规划用水量为163万立方米/天;扣除纳入工业污水系统的污水,“十四五”期末纳入城镇生活污水系统的规划污水量为138.37万立方米/天;规划污泥产量为899.5万立方米/天;规划再生水利用规模为34.59万立方米/天。
对此,《规划》明确“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包括新建、扩建水质净化厂12座,同时开展7座水质净化厂建设前期研究,计划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5.68万立方米/天,“十四五”期末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39.18万立方米/天,珠海每万人污水处理能力将提升至0.4万立方米/天,城市污水处理率将提升至98%。
新建、改建污水管网。“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建、改建污水管网长度915.63千米(含污水泵站)。“十四五”期末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将达到3665.43千米,每万人污水管网长度提升至10.47千米,管网密度将提升至7.64千米/平方千米。
对污水系统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珠海市各区需根据每个污水分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水质、水量监测手段,进一步排查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存在的各项问题,动态地调整、更新各水质净化厂“一厂一策”系统化整治方案,重点推进源头正本清源、污水管网系统修复、补空白、截污口改造、防倒灌等提质增效工作,保证“十四五”期末珠海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75%。
《规划》还明确,将进一步加大珠海市农村污水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推进珠海市剩余10余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有序推进部分村居的截污纳管改造工程;同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的规划目标。
(苏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