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市区动态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努力绘就最美广州蓝

 ——上半年海珠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超九成

2019-07-26 09:00  广州环保网

海珠区紧盯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深入分析存问题短板,列出任务清单,一项一项抓落实,坚持铁腕治污、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和雷厉风行相结合,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1-6月,海珠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64天,同比增加17天;达标天数比例90.6%,同比上升9.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4%;PM10平均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保障“广州蓝”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统筹谋划精准治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增信心、强定力,压实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责任。分管区领导组织空气质量分析会,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区生态环境分局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对标对表目标要求,结合业态分布,制定《海珠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度作战方案》,瞄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列出9大方面45项工作任务清单,统筹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力量合力攻坚。每日发布前一天空气质量日报、当天空气质量时报和环境气象预报,及时调整当天的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措施,实现各相关部门和街道对大气污染的快速、有效应对响应和常态化管治。

二是挂图作战精细管控。统筹各街道围绕重点区域排查出1178家餐饮店、63家汽修店、20家制衣厂、24家建筑工地及11家其他大气污染源,建立监管台账。严格对标行业环保新要求、新标准落实监管治理。加强餐饮行业环保监管,结合环境容量指导餐饮单位合理布局,对254家不具备开办条件的场地出具否决意见,从源头上改变餐饮单位准入不准营和油烟、噪声扰民问题;指导餐饮单位完善证照,规范安装和运行维护油烟治理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强化汽修行业监管,对全区350家汽修企业建立监管台账,指导59家汽修单位采用新工艺对喷漆房进行深度治理,进一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化印刷行业监管,推动石溪片区72家印刷厂组团转移,700多家下游关联企业搬迁、转型。整改9家加油站集气罩不规范等废气问题。区住建局加强工地扬尘监管,整改扬尘问题1114宗,停工28宗,查处余泥污染路面问题114宗。

三是严查重罚削减污染。抓住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开展清理整治工作。2019年以来,区生态环境分局共对环境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74宗,罚款金额730.5万元,移送法院强制执行45宗,以经济处罚、限期整改、限产停产等手段,倒逼企业落实污染治理措施,提升达标排放的主观意愿。对不按规定安装治理设施、无法达标排放废气的,由街道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用好“两断三清”手段,依法关停取缔。上半年,我区在完成市下达3730家用电异常“散乱污”的基础上,清理整治小餐饮店档、非法喷涂、激光烧花、转移印花等涉气“散乱污”场所1737家。区人民法院联合区政法委、生态环境、安监、市场监管部门及属地街道联合查封广州康伟热力有限公司未批先建、超标排放的生物质燃料锅炉。区住建局牵头清理12个重型柴油车货运站场,区域内行驶的柴油货车明显减少。各街道强化夜间执法,清理露天烧烤753宗。有效削减存量污染。

四是“人防+技防”提升效能。完善街道专职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管理机制体制,加强工地扬尘巡检、“散乱污”场所摸查整治等大气污染防治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专职队伍。按《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员现场巡查工作指南》,将餐饮、汽修、印刷、制衣、工地等监管台账发放至各街道,由街道组织环保中队按网格开展强化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并组织职能部门依法查处。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开展走航监测,为科学治污提供决策依据。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设备投入,407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施,74个工地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72个安装视频监控,实时反映企业是否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五是宣传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生态环境的氛围。区生态环境分局指导企业开展清洁能源改造,截至6月,纳入重点监管的5台工业锅炉全部完成改造,全区已无高污染燃料工业锅炉。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靶向推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正反典型案例等告知性、约束性、展示型资料。强化业态指引,编制发放《制衣厂环保要求指引》、《机动车维修行业环保要求指引》和《海珠区餐饮行业环保经营倡议书》,督促、鼓励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采用先进工艺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区城管局加快燃气管道铺设,新发展使用燃气居民用户数10349户,非居民用户278户。赤沙总站70台公交车辆纯电动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