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智慧治理
创新打造生态化地埋式净水厂树立生态文明治水新标杆
【 字体:

  2024-12-27 15:40 广州水投集团净水公司

  【导语】净水厂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素有“城市之肾”之称,是城市水环境治理关键。广州水投集团净水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坚持以绿美广东为引领,推进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倾力打造“绿色发展、集约高效、邻利邻喜”的新型水生态环保基础设施。

  2010年,建成华南第一座地埋式净水厂一京溪净水厂 (地埋式净水厂1.0版本),2017年,建成石井净水厂 (一期) (地埋式净水厂2.0版本)。2020年,新(扩)建8座地埋式净水厂正式投产 (地埋式净水厂3.0版本),地埋式净水厂总产能为181万吨/日。历经三次全面升级,公司走出了一条城市环保、景观、更新多重功能有机融合的新型水生态基础设施创新之路。

  2023年,集团净水公司受邀参加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分享绿美净水厂建设发展成果,获原中央党校李君如副校长肯定,“民生做得好,民主才有意义”,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最鲜活的实践。今年5月30日,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二部肖新建主任参观调研石井净净水厂后,也发出两点感叹:一是深切感受到环保基础服务企业可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这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二是对于ESG这个舶来品,一直觉得“环境”这部分在中国企业中没有很好得到落实,在我们净水厂,第一次感受到ESG在中国企业中的全面生动实践,实现了功能内化、效益外溢。

  聚焦“水环境”,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广州净水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积极探索河湖治理的“绿色密码”,水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一是创造地埋式净水厂建设“广州速度”,彻底解决污泥处置难题。用15个月安全极限工期完成新(扩)建8座地埋式净水厂,打造广州市新型生态基础设施样板工程,同时较概算节约投资13%;污泥处理处置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建成投产18座净水厂内污泥干化设施,生产能力较2018年提升93%;污泥100%自主运输,污泥干化减量率达到100%;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二是补齐广州污水处理缺口,刷新水质出水标准。2018年至2023年,广州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增幅超60%,实际污水处理量从10.4亿吨提高15.74亿吨,增幅51.35%,连续6年超额完成市水务局下达的年度水量任务;污染减量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平均提高50%。出水水质均达到再生水回用标准,再生水回用在城市防洪排涝、区域调水、河涌水位调节、水质改善、海绵城市建设等自然恢复方面作用显著,极大提升城市水安全韧性。三是维护污水处理价格稳定,强化国计民生担当。2018年完成新(扩)建8座地埋式净水厂,建设资金总投入约111亿元,助力广州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由340万吨/日增加至496万吨/日;在实现广州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的同时,处理成本单价也提高11.76%,广州净水坚持让政府付出更小的成本、让市民支出更少的费用,享受到更好更优质的水环境服务,让城市因水更美好、让群众用水更幸福,深挖节能降耗,加强成本控制,2022年成本下降10.58%,恢复到建设8座地埋厂前成本。

  地埋厂建设及沥滘净水厂出水情况

  写好“水文章”,创造优美营商环境

  “地下建厂、地上建园”,公司将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转移到17米深的地下空间,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臭气问题和传统环保设施的“邻避效应”,采用自主研发除臭工艺,将臭气收集并集中处理,由地面“高空排放塔”有组织达标排放,达到“全密闭、全收集、零排放、零污染”。厂区及周边空气清爽、环境优美,原本遭人嫌弃的污水厂变身成市民后花园、城市风景线。地埋式净水厂周边300米范围不再受环保政策邻避限制,可进行商业等用途开发,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整体提升,通过地下建厂,地上建园的模式,化“邻避”为“邻利”,令净水厂周边土地升值约377亿元。例如,沥滘厂出水排入西江涌,以前的西江涌水质黑臭、环境恶劣,对面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后来采用了沥滘厂的出水进行补水,全面消除黑臭,水质清澈见底,对面也临水建起了现代化工业产房,盘活了土地,吸引了投资。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推手。2024年1月22日,国家司法局调研广州营商环境时,选择到沥滘厂参观,评价:水环境就是最基础的营商环境。

  猎德涌黑臭水治理                          沥滘净水厂出水对河涌补水

培育“水文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阵地

  成立环保科普中心,向公众免费开放“水善旗红”党群服务驿站,成功举办广东省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全国低碳日活动,建成“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红领巾教育实践基地”等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基地,被授予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累计接待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参观逾10万人次。《“地下建厂、地上建园”写好新时代水务为民新答卷》入选广州市主题教育“十大民生实事典型案例”,《旗红引领 水善为民 推动净水事业高质量发展践行见效》入选“粤治—治理现代化”2022—2023年度“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书写“绿美广州”高质量发展新答卷》成功入选“第五届国企党建创新优秀案例”,成为全国唯一主营业务为污水处理的企业案例入选,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污水处理企业案例。市民对广州治水工作整体满意度由2015年的19%提高到2023年的97%,广州治水入选市首批十大“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

  打造绿色治水文化环保科普教育品牌

  结束语:“地下建厂、地上建园”绿色低碳生态净水厂模式获中国人民政府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向全球推介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为世界绿色水务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广州样板,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水务公司参观调研,并将该模式成功复制到昆明、温州等地。地埋式净水厂项目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成功案例,特别对于人口较密集、土地资源较稀缺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广州水投集团净水公司)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