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美丽细胞
邓山村:“农文旅”融合,“空壳村”蜕变美丽乡村
【 字体:

  2024-10-12 16:16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1)案例简介

  邓山村素有“乌榄之乡”的美誉,户籍人口共333户,1035人。过去由于位置偏僻、交通落后,村民收入少,村里的年轻人想方设法“逃离”山村,村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人,村庄常住人员不足200人,导致村庄发展滞后。2019年,邓山村作为帮扶试点村,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试点工作方案,着力打造名村建设示范点。不到两年时间,邓山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年均收入从原来的1.5万元增长到3.3万元。大片土地从过去无人耕种到如今以每亩租金1200-1400元实现流转,种植业从低端、零散的传统生产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升级,超百人回流邓山村居住、发展。邓山村从一个空壳村变成了返乡村,从一个偏僻落后村变成了一个广东名村。邓山村先后获得广州最美村庄、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邓山村

  (2)主要做法

  一是振兴乡村产业。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搭桥、支部铺路、党员带路、乡贤补位,全面动员”的“1+4+N”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基层治理模式,以点带面推动打造邓山名村建设。邓山村以种植乌榄为主要产业,乌榄从果肉到榄核、榄仁,全身都是宝。果肉可生食或晾晒腌制成“榄角”,榄核可雕刻加工成工艺品,榄仁更是上品的食材。村内有大大小小的乌榄树群30多处,种植有1000多亩优质乌榄树,其中,百年以上的古乌榄树近千棵。增城乌榄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乌榄年产量约50万斤,产值约500万元。成立邓山乌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促使周边合作社、农户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通过政府的宣传活动,建立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帮助解决市场销路难题。通过电商销售渠道和市场批发,更多的人认识和品尝该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邓山村古榄园

  二是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效益转化。邓山村生态环境优美,山高林密,水系发达,古梯田遍布山野,负离子含量平均8000个/cm3以上。依托绿水青山的底色,先后引入和培育了星罗记大森林(原二龙山花园)3A级旅游景区、星作民宿、古榄园等特色旅游项目;引进蜜菊、山茶、木槿花、名优荔枝等农业种植项目;建立了乌榄文化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榄雕技艺传承发展,培育特色节庆产业。每年坚持举办增城小楼邓山打榄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以文旅产品带动乌榄文化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了集农业种植、农耕体验、旅游观光、摄影打卡、养生度假、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邓山村榄雕

  三是推动闲置土地流转。由于种地的收益较低,导致许多土地抛荒,为盘活和保护土地资源,积极开展精细农业招商。成功引进和培育了蜜菊、油菜花、山茶、木槿花、名优荔枝、燕窝果等农业种植项目,流转约450亩土地交付企业开发经营,有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由无人耕种到如今以每亩租金1200-1400元实现流转,种植业从低端、零散的传统生产模式逐步变为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生产模式,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租金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在家门口上班。

邓山村星作民宿

  四是加强环境治理与景观提升。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邓山村从污水治理、农村供水改造、厕所革命等方面着手,补短板强弱项、下大力出实招,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颜值。美丽田园、美丽家园、美丽河湖、美丽廊道、美丽园区,“五美”让邓山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改变,狭窄的羊肠小道变成宽敞平坦的沥青村道,杂草丛生的深巷角落变成竹叶青青的庭院小景,枯燥单一的河涌堤岸正架设起百里碧道,碧道连绵约6.2公里,沿着邓山河河岸而上,驿站、公园、汀道、花卉、绿植、亲水平台等节点连绵不断,亮点景观层出不穷。环境变美给村民带来的幸福感直线上升。  (3)取得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效益。邓山村是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农村改厕完成率100%,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100%,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被评为“广州市最美村庄”。

  二是社会经济效益。自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后,邓山村村集体年收入从原来的34万元增加到66.6万元,农民年均收入从原来的1.5万元增长到3.3万元,带动外出村民返乡及外来创业就业人数约100人。种植业从低端、零散的传统生产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生产模式升级。

  邓山村主要景点1

  邓山村主要景点2

  邓山村主要景点3

  邓山村主要景点4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