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同频共振,创建美丽海珠 海珠区教育局“三新”措施,推动生态环保教育提质升级
【 字体:
小
中
大 】
2024-10-12 16:16 海珠区教育局
一是以建设绿色校园为支撑点,构筑新起点
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融入全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中,以校园环境做熏陶,以课堂为主阵地、活动为载体,形成上下联动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持续深入开展创建工作,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目前,我区共成功创建114所绿色学校,“无废学校”60所,49所学校经区级推荐正进行第四批“无废学校”认定,绿色校园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以强化协同联动为发力点,促进新发展
加强与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联动协作,汇聚合力,促进社会科普资源与学校共建共享,打造校园生态科普宣传场室,开发特色课程,孵化环保教育基地,服务教育“双减”。新港中路小学被认定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普教育基地,九十七中晓园学校被授予广东省校园垃圾分类管理教育基地,江南外国语学校、逸景第一小学被评为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三是以开展实践体验为聚焦点,注入新活力
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展校外生态文明实践,第二实验小学联合水博苑开展“亲水爱水·争当节水小卫士”研学实践,走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知识领域,强化节水意识;菩提路小学联合海珠环境监测站开展“共建美丽海珠 同享低碳生活”科普研学,通过监测小实验,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区教育局定期举办区中小学环保工艺美术创作比赛、鸟类与植物识别知识竞赛,累计参与人数上万人次,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海珠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