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绿美生态
新塘蜕变:以“三线一单”引领绿色产业升级与区域环境重生
【 字体:

  2024-10-12 16:10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是广州市东部工商业重镇,在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排名第四。牛仔纺织服装是新塘镇最大的支柱产业,高峰时期,全国60%的牛仔服装来自新塘,全国30%出口的牛仔服装来自新塘,新塘镇是远近闻名的“世界牛仔之都”。伴随着牛仔产业的发展,洗漂印染作为纺织服装产业中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环节逐步壮大,新塘镇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洗漂企业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与废气。2003年,新塘镇将洗漂印染企业集中安置于当地新建的牛仔纺织工业园区中,希望通过集中治理将行业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但随着广州市城市范围的外扩,牛仔纺织工业园区周边居民楼盘崛起,洗漂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气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居民反复投诉,2017年4月,该工业园被广东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挂牌整治。

  在此背景下,2017年,增城区委、区政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理念,开展了工业园区尺度的环境承载力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为了避免恶臭的产生,环保工业园内纺织行业产能仅能保留30%,污染问题还暴露了园区企业的技术工艺已处于淘汰的周期,因未能解决好自身产业升级和清洁生产问题,只能向节约环保投入要效益,由此陷入“越扩产-利润越少—削减环保投入-越污染”的恶性循环之路;与此同时,园区周边不合理的规划建设用地,居民小区最近处与工业园仅一路之隔,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居民区置于臭气笼罩之下。后续过程中,增城区在2017年、2018年分批将新塘环保工业园关闭,目前园内企业全部停产转型,已整体改造为高新技术科创小镇。

  区委、区政府在亲身经历了环保空间研究参与综合决策取得的显著成效后,按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理念,陆续开展了《新塘镇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广州市增城区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控方案的核心成果与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融为一体。

  一、工作路径

  1.集思广益,精准开展产业绿色提升改造

  为解决新塘镇内纺织产业升级改造问题,区各职能部门、技术单位、园区企业群策群力。以“三线一单”的空间分区管控理念为总引领,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明确要求,“沙浦银沙工业园产业区块(ZC004)、塘美工业园产业区块(ZC031)、环保-太平洋工业园产业区块(ZC035)、南安村村级工业园产业区块(ZC037)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主导产业需要根据最新的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以及工业产业区块调整成果进行相应更新”。首先,新塘镇规划部门将距离居民区最近的园区地块属性由污染较重的三类工业用地修改为污染较轻的二类工业用地。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增城区邀请广东省纺织工程学会、广州市纺织工程学会组建纺织清洁生产专业专家团队,对新塘镇内保留的洗漂印染企业提质改造进行全过程专业指导,要求各企业洗漂洗水设备中先进设备占比提高至70%以上,引导企业进行设备部分更新换代,使用浴比更低的智能化装备“智能化一体机”,淘汰所有浴比1:20的洗水主机装备,购置节水智能的洗水主装备,浆纱环节淘汰原用二十多年的浆染生产线等。保留下的各企业按照要求,主动升级改造设备,污染排放较改造前工艺降低90%以上,新工艺下产品质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企业效益同比大幅增长。经过不断的努力创新,增城区和新塘镇纺织行业探索出一条通过对洗漂印染企业提质改造达到提升环境质量的新路子。

  2.主动作为,统一行业环境准入标准

  根据《新塘镇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塘环保工业园环境承载研究中的空间指引要求,增城区环保分区和区科工信局在对洗漂印染企业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需符合工信部《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版)》(印染企业准入公告)要求,设置了新塘涉及牛仔纺织服装洗水漂染的团体标准,对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不批准落户,对已经落户的企业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为鼓励企业提升改造的积极性,增城区专门制定发布《增城区牛仔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增府办函〔2017〕101号),设立“增城区牛仔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对升级改造的企业按其设备总投入的30%给予补助,鼓励区内主要牛仔纺织服装企业共同组建1-2家大型绿色生态洗漂印染公司,通过采用行业内领先的绿色洗漂印染设备技术和相对封闭的操作空间,达到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解决洗漂印染环节产生的废水、废气、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全行业洗漂印染环节实现绿色生产、形成绿色产品。鉴于前期新塘镇环境控规、工业园环境承载研究中关于空间分区管控的理念与“三线一单”一脉相通,将其研究中的关键性内容全部纳入到新塘镇和增城区“三线一单”成果之中。

  3.分区施策,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指引要求

  增城区通过“三线一单”工作开展了覆盖全域、细化至村的区域生态环境空间评价分析,以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为目标,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禀赋、生态环境功能、环境保护战略对策的区域差异,深入分析不同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将增城区分为北部生态屏障区、中部城市环境维护区和南部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区,差异化的提出生态环境分区指引和管控要求。为解决增城南部新塘镇的纺织印染污染问题,根据镇域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的差异,兼顾不同环境管控单元的战略定位,把全镇分为“内环-中环-外环”三部分,按照“内环:商贸服务核心环”、“中环:综合居住发展环”、“生态-工业交错环”,差异化的开展空间分区管控,并提出战略指引要求。对洗漂印染企业集中的外环区域制定了转型升级、提升改造、淘汰落后等三条路径,其中新塘环保工业园已经整体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科创小镇,沙浦工业区提升改造为国内行业领先的纺织印染产业园,吸引国内同类型园区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4.创新思路,整合集成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政策工具

  自2017年开始,增城区以新塘环保工业园为切入点,在园区(村庄)尺度上,以定量评估环境质量底线目标和环境容量承载力为引导,通过服务政府综合决策带动纺织印染行业综合提质增效。2018年,结合新塘环保工业园分区管控和指引的技术思路,融合集成规划环评、环境监管,环境标准等环境政策管理工具,以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平台,开创性的编制了《新塘镇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系统回答了新塘镇产业转型升级之路。2019年,在新塘镇环境控规的基础上,增城区决定将新塘镇的经验就推广至全区,将增城区“三线一单”和《增城区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融为一体,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和环境审批、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指引之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共同构筑形成一个支持政府综合决策的系统治理工具集,也确保“三线一单”各项要求落实到全区各部门任务之中。

  二、应用效果

  (一)以“三线一单”为支撑,促绿色产业聚活力

  在“三线一单”和配套规划、方案、研究等环境保护工作的综合推动下,新塘镇区域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又反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定位的提升和重点行业的升级改造。作为曾经洗漂印染企业最为集中、投诉最多的新塘环保工业园,经过3年的转型升级,已经整体改造为环境优美的高新技术科创小镇。小镇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入园的行业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目前,新塘环保工业园已引进中城智慧园、杜尚材料等50多个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的产业项目。园区内现有企业395间,其中5间已办理环评报告表,6间正在办理环评审批手续,384家企业(含116间仓库)属于豁免环评对象。企业纷至沓来,群众的肯定好评成为新塘镇在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成效的最好印证。

  (二)全面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按照“三线一单”分区分类指引要求,对印染行业制定全面的提升策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经过持续两年的努力,增城区累计淘汰落后洗水设备827台、浆染生产线12条,为节能降耗减碳打下基础。对全区保留下来的规模较大的8家洗漂印染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经技术整改后,局部环境质量大幅改善,由于洗漂印染导致的投诉问题基本消除。同时集成现有“三线一单”环境管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应急预案风险源等多类型数据,探索将纺织印染行业做法扩展至全区,逐步建立“工业污染源—环境空间管控—清单管理”的综合决策模式,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建设性依据。至2020年,全区共梳理区级以上重点园区13个、村级工业园92个,企业3万多家,淘汰“散乱污”企业近2万家,促进全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细颗粒物浓度降低至23微克/立方米。

  (三)精细推进提质改造,逐步降低综合成本

  在洗漂印染企业提质改造过程中,将环保要求细化至以车间为单位开展验收,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精度。截至2022年2月,增城区保留下来的8家洗漂印染企业共有49个车间完成升级改造,改造后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有效提高,逐步降低了水电、能源等资源消耗和综合成本,区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了区域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经统计,企业先进设备率已达到79.5%,年节水约308万吨、节电约149万度、节约蒸汽约3.6万吨、节约成本约3600万元,并于2020年引入建设运营了华电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了区域集中供热,淘汰7间漂染企业自用的15台燃煤或燃生物质锅炉,合计达135蒸吨/小时。新塘镇曾经的污染产业变成了国内行业的环保标杆。

  (四)环保反哺经济,拉动产业链上下游稳步发展

  通过政策宣贯,全区洗漂印染企业经营者从社会责任、环保标准、政策理念、规范管理等方面统一认识,企业转型升级从厂容厂貌、生产设备、经营管理上“脱胎换骨”,彻底改变了原企业“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客户看到增城牛仔服装洗水企业采用的新装备和优化后的厂容厂貌,信心大增。在2020年3月复工复产后,增城区洗漂印染企业的订单恢复较快,有个别企业11月底就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国际出口订单陆续回流增城,从而拉动区域包装及物流业等上下游200家企业在疫情之后复工复产,稳定了当地经济发展走势。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