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绿美生态
广州市南岗河打造大都市小流域幸福河湖建设“广东样板”
【 字体:

  2024-10-12 15:51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导语】广州市南岗河便是广东河湖十年之变的生动实践之一。南岗河是广州黄埔人民的“母亲河”,曾经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水质变为劣V类,河道淤塞严重。多年来,黄埔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探索出一条高度城市化地区小流域打造幸福河湖的新路径。

  【正文】

  一、背景情况

  南岗河地处广州市黄埔区中东部,上游位于生态区,中游串联广州科学城高新区,下游穿越广州开发区等制造业重地,汇入东江,干流全长24公里。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南岗河治理面临的新的矛盾和挑战。一是极端天气带来的洪涝灾害形势严峻。二是快速城市化与水生态环境问题。三是百姓对水的需求动态变化,尤其对生态空间和人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

  2022年,南岗河入选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经系统治理而华丽转身,犹如镶嵌在黄埔城区的绿色长廊。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空间布局,保留完整的山水格局和生态空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保留更多的公共绿色空间。幸福河湖建设以来,南岗河流域新增碧道34公里,增设驿站亲水平台近20处,优化利用桥下空间近1万平方米,新增公共活动场所36处,设置科普、休闲、 健身等设施81项。幸福河湖建设为群众提供了更宜居、更健康、更生态、更亲近自然的生活空间。

  (二)坚持生态治理,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南岗河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生态岸线达到90%以上;现有鸟类68种,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以及大型涉禽明显增加、特有物种麦穗鱼等鱼类回归。一是源头治污,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实施网格化治水,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780多个;实施排水单元达标雨污分流整治,达标率超过95%;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处理全达标”。二是自然修复,复苏河湖生态。创新降水位、少清淤、不调水的生态修复“三板斧”,让淤泥见阳光,中间走活水,形成河底湿地,依靠自然力量修复河道生态。三是营造生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全面摸清南岗河生态本底,确定4大特色生态分区和12种核心目标物种,通过微干扰生境设计手法,形成独特的山溪型河流自然生态景观。四是低碳减排,实现污水再就业。建设萝岗水质净化厂再生水利用示范点,每年可节水200多万方,将再生水引入生态湿地净化后反哺河道,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坚持安全为重,防洪屏障进一步筑牢。一是源头管控,加强安全评估。将防洪排涝作为城市建设的刚性约束,率先开展规划建设项目洪涝安全评估,从源头破解城市防洪排涝难题。二是海绵调蓄,增强城市韧性。以轻置入的方式,强化海绵生态系统。三是洪涝共治,筑牢安全屏障。积极探索高密度城市洪涝共治措施,构建了“上蓄、中滞、外挡、分散调蓄”的工程体系。

  (四)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河湖管护水平。一是智慧引领,打造数字孪生流域。织密水雨情、水质、内涝积水、管网液位、水工程安全等要素自动化监测网络,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防汛调度、水资源管理、智慧碧道平台等“2+1+N”业务应用平台,打造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工程调度等业务“一张图”。二是压实责任,强化河湖长组织体系,落实管理机构职责,将河湖建设与管护纳入河湖长制考核内容,并与绩效挂钩。三是标准化管理,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水务执法权责下沉街镇,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 

  (五)传承优秀水文化,发展水岸经济。一是深入挖掘、弘扬传承流域文化资源,构成“段段有文化,道道有特色”的水文化系统。南岗河长平段充分利用山水本土自然形态,恢复“鸢飞鱼跃,山高水长”的岭南山水意境;文教园区段将岭南书院文化与河滩景观相融合,打造具人文气息的滨水休闲空间;河口的龙舟文化体育公园,成为开展龙舟赛事、传承龙舟文化的平台。二是促进水经济蓬勃发展,串联起周边文旅资源,有力推动假日经济、休闲经济发展,激发周边民俗、餐饮、旅游、零售等消费潜力。“黄埔红”红茶文化创意园打造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发展新业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是加速产业人才聚集。南岗河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黄埔区营商环境独特优势,聚集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黄埔实验室等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人本为先建设原则。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设过程中从细微入手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二是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南岗河流域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重视水域岸线管控,着重构建城市河道韧性生态系统,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三是坚持智慧管护科技牵引。

  一方面以深入推行河长制为抓手,落实治理责任,不断完善全过程管控体系;另一方面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智慧化技术,不断提高智慧水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河湖管理的水平和效能。四是坚持水岸经济文化联动发展,将河湖治理与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景观绿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相结合,带动文化、旅游甚至科技创新等相关产业发展。

  南岗河《城水相容》

  南岗河 《繁花似锦》

  南岗河《碧道》

  南岗河《白鹭翩翩》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分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