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绿美生态
森林海:“生态修复+生态旅游”助力废弃矿山“复绿生金”
【 字体:

  2024-10-12 15:45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1)案例简介

  森林海旅游度假区原址是派潭镇高滩村高龙采石场。上世纪,为满足城市建设对建筑石料不断增长的需求,高龙采石场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带来了诸多生态问题,石山被掏空,平地变成坑,地表裸露,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2003年,高龙采石场关闭,并于2004-2006年间按照当时的政策要求进行了复绿治理。然而,以植被重建等方式为主的治理使得矿坑后来形成了未连通的坑塘水面,缺少洪水调蓄功能,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矿坑周围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派潭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增城北片区旅游发展规划,引进广东省森海投资控股集团参与废弃采石坑综合修复利用,构建了“灾害源头治理-生态风险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产业化开发”的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且因地制宜打造了休闲旅游度假区,将昔日滩涂裸露的“废弃矿坑”变身为生态优美的“金山银山”。

  (2)主要做法

  一是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森林海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项目是广东省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广州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增城区派潭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明确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实施主体。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引入广东省森海投资控股集团的社会资本力量参与废弃矿湖综合修复利用。广东省森海投资控股集团投资约7000万完成14项生态修复与利用工程,完成湖岸整治约1300米,湖面整治约200亩,周边土地整治约500亩,重点开展了地质灾害治理、复垦复绿、防旱降涝、驳岸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措施,先后完成14项生态修复与利用工程,完成湖岸整治约1300米,湖面整治约200亩,周边土地整治约500亩,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通过将矿山生态资源和周边的旅游优化整合,改善了矿山生态环境,实现变废为宝,提升了矿山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效率,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新模式。

  二是精准配置土地资源,创新生态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将森林海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规划方案和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精准配置土地资源要素,进行点状供地,保障产业用地。项目已供建设用地170亩,建成了森林海度假酒店和森林海嬉水乐园。其余旅游配套设施均依照相关激励政策灵活落实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以及不破坏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不影响地质安全的前提下,建设观光台、栈道等非永久性附属设施,其用地可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充分保证了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产业化开发的用地保障模式。

  三是创新生态旅游产品供给方式,打造森林海生态旅游品牌。在完成废弃矿坑生态修复后,派潭镇与森海集团积极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创新,打造森林海生态旅游品牌。依托温泉、矿湖、原始森林等优质生态资源,打造高品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酒店。同时,建设森林海嬉水乐园、国际演艺中心、自然生态康养基地等,力图打造旅游、演艺、康养等多业态耦合共生、三产融合的生态旅游模式。“在森林里看海”迅速成为增城景区的新标识。2020年开业以来,森林海温泉度假酒店先后荣获“广东旅游总评榜年度最受欢迎网红酒店”、“广州近期热门景点排行榜第一名”等荣誉。2023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省级旅游度假区。

  四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森林海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主动融入绿美增城生态建设,以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为引领,充分挖掘自然生态与周边农林资源综合开发,引进主题游乐、康养休闲、农业体验等生态产业,保证了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资本“进得去、退得出、有收益”。推动乡村建设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带动了周边景区、民宿、农家乐、农场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增长,带动村民增收创收,助力乡村振兴。

  (3)取得成效

  一是生态效益。截至2023年底,通过高龙采石场修复整治形成144公顷的“河湖岸林田园”自然森海,包括44.2公顷生态矿湖、3.9公顷自然河流、9.3公顷水岸森林、30.1公顷大地农田、四季森林26.2公顷、景观园林30.3公顷,昔日滩涂裸露的“废矿坑”变身为“绿水青山”,极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二是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森林海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营业额约4亿元,税收3000万。有效地带动周边6个行政村,60个经济合作社的经济发展。直接带动就业岗位1500多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5000多个,为周边带来巨大的发展效益,间接收入6亿元,成为增城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三是示范效应。森林海生态修复案例先后被列入广东省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试点、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森林海矿坑修复图.png

森林海矿坑修复图1

森林海矿坑修复图2.png

森林海矿坑修复图2

森林海矿坑修复图3.png

森林海矿坑修复图3

森林海矿坑修复前后对比图.png

森林海矿坑修复前后对比图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