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14:36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导语】
车陂涌,古称龙溪,是天河区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涌。近年来,天河区始终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有关要求,以车陂涌为代表,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之路。车陂涌已从昔日的“黑河”大变身,呈现出碧波载现龙舟景的美丽画卷,实现人水和谐,治理成效突出荣登生态环境部首批“十大光荣榜”,治理模式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并成功获评广州第一批美丽河湖。
【正文】
车陂涌是天河区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涌,曾经的车陂涌污染严重,污水直排问题突出。近年来,天河区以机制定基础、以措施定方向、以环境促发展,通过源头治理、补齐基础短板、实施“四洗”行动和碧道建设,使车陂涌水环境与水生态得到了根本改善和恢复。
车陂涌治理历经多年攻坚克难,不仅实现了水体消除黑臭的目标,水环境质量还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好转,水质稳步提升,2017年消除黑臭、2018年消除劣V类、2019年稳定达到V类、2020—2022年稳定达到IV类、2023年达到III类,其治理成效荣登生态环境部首批“十大光荣榜”,治理模式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案例。
以机制定基础
天河区坚持河长领治、部门联治,构建四级“河长制”体系,推进社会共治,营造全民治水氛围。“散乱污”整治工作建立“两上、两下”工作闭环机制,实行“四定”河涌保洁模式,建立完善排水单元设施养护“四人”到位机制,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志愿服务+龙舟文化”党建工作模式。印发《车陂涌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车陂涌“一河一策”,针对车陂涌当时现状,提出治理目标和措施。
以措施定方向
天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四洗”(洗楼、洗井、洗管、洗河)行动,全面摸清污染源底数和基础设施短板。拆除河湖违法建设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2348家,整治家禽散养点71个,涉及建设面积14328平方米。明确内部排水设施的产权、管理权,落实好养护人、监管人,确保内部排水设施养护专业化、规范化;同步实施排水单元涉及的公共排水管网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按照先主涌后支涌、先城中村后小区企事业单位的原则,分步组织实施截污工程。新建一座大观净水厂,规模为20万m3/d,远期规划规模40万m3/d。在枯水季,利用车陂涌流域内水库、大观净水厂尾水进行调度补水。实行低水位运行,同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来水、再生水补水,结合水闸调度,形成单向基流等措施进行原位修复。
以环境促发展
通过车陂涌流域碧道建设提升华南国家植物园片区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改善滨水配套环境和服务功能,带动片区旅游业的发展;串联起天河的绿色脉络,全力打造“生态休闲游”精品旅游项目。打造集合生态保护、绿化种植、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生态廊道。以河为轴,建成车陂文化水乡等文化景观。挖掘车陂涌流域周边历史文化旧址,形成车陂涌流域爱国主题教育路线。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天河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