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14:53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导语】
广州市积极推进美丽广东、美丽广州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猎德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穿越广州CBD商务区域的唯一排涝河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猎德涌流域内由于部分区域存在清污不分、雨污管道错混接、河涌水动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了水体黑臭,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近年来,通过定量分析、科学研判,以流域为体系、网格为单元,系统集成推进猎德涌水环境综合治理,充分挖潜生态基础设施潜能,利用自然力量,修补城市设施功能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全面提升城市水系统功效,营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岭南生态宜居美丽城市。
【正文】
广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积极推进美丽广东、美丽广州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猎德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穿越广州CBD商务区域的唯一排涝河涌。广州市通过水生态修复实践,逐渐营造生态美、发展美、人居美的美丽猎德涌。
一、城市化进程引发水环境问题
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涌属于感潮河涌,发源于华南理工大学西湖,自北向南汇入珠江前航道,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干流全长5.1公里,流域内常住人口约86万。河道上游周边是文教集中地区,中游周边为繁华商业区,下游周边为广州市的中央商务区。随着流域内城市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大规模商业区和居住区快速建成,商业、餐饮业等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带来污水量增加,配套的公共管网设施不齐,源头雨污合流与末端溢流污染交织,水环境质量下降,对群众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图1猎德涌整治前
二、综合治理推进水生态修复
猎德涌坚持问题导向,定量分析、科学研判,以流域为体系、网格为单元,全面开展排口及排水设施摸查,修复管网隐患缺陷、改造管道错混接、完善市政公共管网系统;通过渠箱清污分流打开闸门,还原雨水通道;采取自然水位运行、少清淤、补尾水等生态治水措施,实现污涝共治。
(一)查排口、修(建)管网
建立健全河长制、完善问题排水口发现处理机制,降低猎德涌水位,露出排水口建立排口问题发现、溯源、整改、核查闭环管理机制,不断的整治老问题排口,发现新问题排口,滚动式提升排水系统效能。共排查管道100余公里,检查井5000余座,摸清并整治管道隐患缺陷、错混接等问题,新改扩建污水管122公里、雨水管23公里,实现污水全收集。
(二)开闸门、畅通道
针对雨季污水溢流、内涝频发等问题,聚焦11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排水单元达标建设任务,完成海安路、五山路等11条渠箱清污分流工程,流域内排水单元面积达标比例达90%以上;剥离污水系统中清水、雨水,实现“取消渠箱末端截污闸,污水不入涌(渠),清水、雨水各行其道”。恢复渠箱原有的雨水通道功能,打开截污闸门,排干渠箱存水,减少存量污水约9万m³,可新增9万m³渠箱调蓄容量,修补城市雨水系统,既解决雨季溢流污染,又提高了渠箱调蓄和排涝能力。
(三)降水位、腾涌容
为有效解决河涌水生态及管道满管运行问题,猎德涌采取自然水位运行,河涌水深上游保持在0.3-0.5m,下游保持在0.5-1.0m。降低河涌水位,促进水生植物生长,打造深潭、浅滩、湿地等丰富的河涌系统环境,为鸟类提供捕食栖息的条件。沿河管网可自由出流,保障管网健康运行,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腾出猎德涌涌容约13万m³,利用河道生态基础设施,为雨水提供调蓄空间,大大降低区域内涝风险。
(四)少清淤、晒底泥
在猎德涌水生态修复过程中,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治理思路,将涌底淤泥就地资源化利用,将淤泥堆砌在河床两侧,通过降低水位及种植水生植物,促进底泥消解,减少内源污染,淤泥内污染物逐步氧化分解,最终留下河沙,加快生态修复。在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修整河床形成各种浅滩区,让淤泥见阳光,中间走活水,形成河底湿地,减少小水量时的过流断面,增加河涌流速,提高透明度,做到“流速提高水深浅,透光增氧水草现”。
图2 猎德涌河底修整意向图
(五)补尾水、复生态
2020年在大观净水厂完工并稳定运行后,猎德涌停止了原来的调补水方式,改用大观净水厂的优质再生水对河道进行生态基流补给,实现了再生水的资源化利用,走出一条低碳的生态治水之路。
图3 大观厂尾水向猎德涌补水示意图
三、水生态效能赋能美丽宜居城市
以河涌治理为主线,猎德涌流域内实现了污水全收集的目标,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猎德涌治理成效达到“长制久清”标准。各类生物群落均趋于初步良性恢复中,中上游各类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下游位点,且有清洁种和本地种出现。通过提升河涌景观条件及亲水性,结合碧道建设,猎德涌打造高品质亲水空间,提升区域人居生态环境。结合猎德龙舟、猎德鼓民俗文化等,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护河理念,推动形成“开门治水、人人参与”的治水氛围,绘就群众幸福生活底色。猎德涌焕发出新活力。
经过经年探索,猎德涌逐渐走出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低碳生态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城市水生态修复的成果。作为因水而生的“岭南水乡”,广州市将继续保护好、利用好这一自然生态禀赋,打造岭南生态宜居美丽城市。
图4 猎德涌治理后水清岸绿、白鹭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