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绿美生态
海珠区:全面聚力赋能,实现“四个新突破”
【 字体:

  2024-12-23 14:52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一、背景概况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窗口、门面和名片。近年来,海珠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增绿量、添色彩、提品质、抓细节”为目标,精心组织城乡绿化建设,逐步推动公园融城、构建公园城市,以“绣花功夫”落实绿化精细化管理,高标准打造环岛绿美生态圈、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圈,海珠湿地成功申报成为国际重要湿地,绿美建设出新出彩。社会赋能持续增强,海珠多形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绿美建设,积极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美建设良好局面,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二、主要做法

  (凝聚社会共识,讲好绿美海珠故事

  全速推进县镇村绿化种植,组织机关、社区、村社、社会团体和企业力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64场,营建“青年林”“企业林”“职工公益林”“巾帼林”等6个主题林,“爱绿护绿植绿”系列活动持续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一步用好“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各类尽责活动,引导社会各界深度参与绿美建设。全心擦亮绿色志愿服务品牌,“林小青”“河小青”巡绿巡河志愿队伍壮大至34支,让青年一代参与到绿美生态建设中。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创新打造三大生态科普宣教主题,探索自然教育“海珠模式”,社会化开展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海珠湿地龙船景等大型活动超75场次,参与人数近2700万人次。创新选用绿植、果蔬、药材品种打造学校科普研学教育新模式。以古树、科普、非遗、亲子为主题,各类企业和社会团体在公园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6场次,全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绿美良好氛围。

  (汇聚社会力量,绿美建设深入人心

  海珠高度重视发动参与工作,年初区委专项会议明确将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绿美建设作为年度重要工作内容,政府领导先后召开工作会议,要求各职能部门及属地街道全面发动各行各业参与绿美建设事业。全市首创“绿美海珠”专项基金,精心筹划海珠湿地果树复壮、古树名木维护等项目,分批次、分主题滚动上线“绿美广州基金”“绿美海珠生态建设基金”等平台,发挥建筑、房地产等行业协会优势引导城市建设者、民营企业参与,发挥属地街道在地服务优势发动辖内企事业单位参与。推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启动公园绿地认种认养活动,吸引市民踊跃参与。

  (创新社会参与形式,共建绿色生态美景

  以绿化美化城区环境为着力点,以点带面,鼓励企业通过捐赠苗木、绿化植被等方式植树造林、增绿扩绿,累计已向11条街道超20个社区捐赠树苗,让一些小区、校园、房前屋后、庭院等边角地摇身变成美丽花园。致力打造城市空中“绿洲”,率先发动琶洲片区高新企业多形式建设屋顶绿化、天台微景观,形成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空中花园。凝聚社会力量保护湿地,突出区域特色亮点,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发动多家民企、国企先后在海珠湿地捐赠花带花景、生态科考船等,为城央湿地增绿添景,持续擦亮湿地生态品牌,形成实践的合力。

  (探索发展新路径,城乡绿美再加速

  海珠深入创新,积极探索以城市建设为载体、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的绿美建设新路径,鼓励社会力量从绿美建设“见证者”转变为“践行者”“守护者”。一方面,注重公园绿地共建共享,以“海珠合伙人”“链长制”助企暖企为契机,深入宣传绿美建设理念,引导社会资本主动参与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另一方面,坚持一体化统筹建设,推动城市新中轴南段、上涌、沥滘、石溪、琶洲等多个重点区域公园绿地与片区开发同步实施,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小区绿化美化、碧道绿化种植等,多形式增绿、扩绿、活绿。

  三、工作成效

  (社会参与意识持续提高、氛围更加浓厚

  县镇村绿化种植、全民义务植树、主题林建设、“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等系列工作举措落地见效,全区迅速掀起了全民植绿的热潮。绿美生态科普宣教工作持续加强,开创全国优秀科普品牌“海珠湿地自然学校”新模式。“林小青”等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擦亮,“网格+志愿”巡林巡绿力量壮大,新时代青年的绿美责任与担当正在彰显。社会参与绿美生态建设活跃度正不断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植绿氛围更为浓厚、行动更为主动积极。

  (绿美建设路径持续创新、形式更加多样

  秉持绿色惠民、利民理念,海珠多措并举夯实绿色根基,拓宽社会参与绿美生态建设渠道,从公园非遗活动、湿地文化教育到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主题活动、捐资、捐物以及捐建形式多样,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吸引社会力量先后建成广纸、黄埔涌、石岗路等多个社区口袋公园,琶洲片区立体绿化景观不断增量,群众绿色活动空间持续增加,城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三)生态建设成果持续转化、成效更加显著

  海珠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以“六大行动”为着力点,依托“一区一谷一圈”空间布局,深入挖掘社会参与绿美生态建设的潜力,提高全民参与度,全方位增绿提质,口袋公园已作为广州经验在全省推广。从现在的环岛绿美生态圈、城央湿地、百里生态廊道,到未来的中央绿轴、后航道创新带,放眼尽是“生态绿”,俯拾皆是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新图景。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海珠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工作为引领,高标准谋划2025年绿美生态建设,全面增强绿美宣传力度和广度,持续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绿美建设,提高社会募捐吸引力,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海珠生态示范区。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