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低碳发展
智筑未来,绿绘新城——新城建项目引领美丽广东的创新实践
【 字体:

  2024-10-12 17:51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新城建示范及智能建筑产业园项目(下称“新城建项目”),位于广州白云区黄石街江夏村,用地面积63211平方米,是集办公、零售商业、餐饮、商务金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作为全国“新城建”战略的旗舰项目,该园区依托光储直柔系统、超高装配率的工业化建造、近零能耗建筑与全国首个CIM智慧园区平台,新城建项目将传统建筑从“构建空间”升级为“重塑生态”,引领了一场关于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革命。其创新的全链条绿色建造理念和智能管理体系,不仅为中国建筑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典范,更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蓝图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新城建项目,这座集科技、环保和智能于一体的园区,正在加速开启未来城市的无限可能,为广州市加快城市绿色发展方式转型开启了全新篇章。

  一、碳中和引领未来——新城建项目助力智慧园区建设与产业转型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为此,住建部联合多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新城建项目作为广州市政府重点支持项目,定位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该项目以“数字化设计、工业化建造、智慧化管理”为核心,结合绿色低碳建筑理念,打造了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绿色智慧园区。新城建项目的建设不仅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还紧密结合了市场需求,展示了“新城建”推动产业转型的巨大潜力。

  园区总体效果图

  二、 绿色智造,筑梦未来——新城建项目的低碳建筑与智慧运营实践

  新城建项目作为绿色低碳示范项目,采用了多项先进的绿色建造技术和理念。园区的建筑均通过了高星级绿色建筑认证,其中部分建筑达到近零能耗标准,确保能耗和排放的极大降低。

  (一)光储直柔系统与零碳建筑

  新城建项目的关键建筑采用了“光储直柔”技术,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电池、直流供电与灵活用电的结合,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100%消纳。示范楼栋年均发电量可达70万度,每年减少碳排放262吨。通过光储直柔技术,建筑不仅自给自足,还通过管理平台优化能源使用,确保了高效节能的运行。

  (二)高效区域供冷与被动式设计

  新城建项目引入了先进的区域集中供冷技术,通过夜间蓄冷,在电价低谷时储存冷能,白天用电高峰期释放,实现了能耗的精细化管理。建筑本体设计充分考虑岭南气候特点,采用被动式遮阳、自然通风等方式,显著降低了空调负荷,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节能效果。

  (三)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应用

  新城建项目采用了装配率高达94%的建筑体系,包括装配式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等。通过装配式技术,园区实现了建筑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现场快速吊装,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传统施工中的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达到了绿色建造的目标。

  三、智慧驱动,数创未来——新城建园区的智能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新城建项目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智慧化管理。园区是全国首个基于市级CIM平台开发的智慧园区,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建立了从设计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

  (一)CIM平台赋能智慧管理

  通过国产BIM和CIM平台的结合,园区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的能源消耗、设备运行情况和人员管理。CIM平台不仅打通了各类数据孤岛,还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让园区管理者能够实时查看园区的运行状态,快速做出决策。

  (二)智慧设施与智能运营的无缝衔接

  园区内的各类智能设施,例如智慧车行、智能停车、智能安防系统等,大大提升了园区的管理效率和业主体验。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能够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优化,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园区的绿色低碳管理系统能够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精确监控,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持。

  (三)多维数字孪生技术支持的运营平台

  园区还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虚实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CIM数字底座,园区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测试和模拟未来的运营场景,并根据实际数据调整策略,确保最优的运行效果。

  四、绿色驱动,智领未来——新城建项目的市场定位与商业模式创新

  新城建项目的商业模式基于其在绿色低碳和智能化管理方面的优势。园区不仅通过租售办公空间实现收入,还通过打造一个产业集聚平台,推动新城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进驻,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项目还探索了绿色金融和资产管理的创新模式,通过引入碳资产管理和节能收益分享机制,提升了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园区的绿色低碳项目在运营中产生的碳减排收益,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实现变现,进一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展望未来,该项目还将继续推进新城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低碳智慧园区样板,为全国乃至全球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