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示范样板 > 低碳发展
广州市越秀公园建成华南首个“双碳”主题园实现绿化垃圾“不出园”
【 字体:

  2024-10-12 17:26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导语】广州市越秀公园打造占地面积约1400 平方米的碳中和主题园,是华南地区首个“双碳”主题园。依托主题园,越秀公园探索推出城市公园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变废为宝,降碳减排。一是全领域覆盖处理,将园内所有园林绿化垃圾进行收集处理;二是全流程智慧监控,引入“互联网+”数据系统平台监控绿化垃圾处理全流程;三是全链条产业运营,实现绿化垃圾变废为宝。“碳中和”主题园打造了新能源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等各类绿色低碳创意场景,发挥“公园+”服务功能向社会倡导全民低碳绿色理念。

  【正文】广州市越秀公园于2022 年建成华南地区首个“双碳”主题园——碳中和主题园。两年来,依托主题园,越秀公园探索推出城市公园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变废为宝,降碳减排,平均每年处理绿化垃圾约200 吨。未来,将以主题园为基础,努力向“零碳公园”转型发展。2024 年,越秀公园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3 年绿色低碳基地类典型案例,为广东省唯一获选的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同时,还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被中国公园协会授予公园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2024年8月,越秀公园华南首个‘双碳’主题园——广州市越秀公园实现绿化垃圾‘不出园’”项目入选由人民日报社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主办发布的绿色“一带一路”创新理念与实践案例。

  碳中和主题园入口处

  一、运用“双碳”理念进行园区营建和场景展示

  碳中和主题园占地面积约1400 平方米,设有7 个功能区,集生产、生态、生活及科教于一体。在园区绿化、铺装、小品等各类景观营造以及园区用水用电等各方面,均融入“双碳”的理念,多场景展示新能源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和理念。

  绿化景观方面,选种绿桐树、茄子树、油茶树等具有显著固碳释氧功能的树种,提高绿化率、增加碳汇量。利用“废品”打造绿色低碳创意场景,使用废弃塑料瓶搭建“勺嘴鹬”艺术墙、废弃地砖铺砌科普展馆建筑外表面、园艺工具剪刀设计成“鱼跃龙门”等。可再生能源方面,园内科普展馆等建筑物屋顶装有分布式光伏发电板,借助智能化能源转换系统,以清洁能源为园内照明系统等进行供电。

  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中水回用展示水池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水处理技术,将园区废水和收集的雨水处理达标后,用于园区植物灌溉,减少水资源使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为塑料取代材料,制成锅碗瓢盆、餐具、挂钟、砧板等生活用品;以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产物——有机基质作为原材料,结合广府文化,设计开发“黑金”手环等文创产品。

  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为塑料取代材料制成的生活用品

  二、探索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

  园林绿化垃圾传统处理方式沤肥,占地面积大,耗费时间长,而且污染环境,处理不完的园林垃圾还要外运处理。越秀公园在碳中和主题园引入了基于高温好氧生物技术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探索出适合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并变废为宝,既降碳又减排。

  全领域覆盖处理,指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将越秀公园内绿化管养、应急抢险、环卫保洁、水体养护等所有领域产生的园林绿化垃圾悉数收集、处理,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平均每年处理绿化垃圾约200 吨。

  全流程智慧监控,指引入“互联网+”数据系统平台监控绿化垃圾收集、分类、处理、应用,各处理流程的数据即时上传至云端,为流程管理和分析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全链条产业运营,指打造前端收运、中间处理、后端应用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实现绿化垃圾变废为宝,产出的有机质回用到土壤改良、绿化管养;枝干等制作成覆盖裸土的彩色有机覆盖物;有机基质用于园区林下经济菌类种植等。

  对园林垃圾作全领域覆盖处理、全流程智慧监控

  三、发挥“公园+”服务功能倡导“全民低碳”

  碳中和主题园积极发挥“公园+”服务功能,自2022 年建成以来,接待超10 万人次、超1200 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参观学习,接受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上百次,潜移默化地广泛开展双碳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一方面采取家校社园融合推进,政府支持、公益先行、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展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勺嘴鹬”塑鸟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双碳科普研学活动,创建了“林长小队”、“绿美小小讲解员”和“低碳小卫士”等品牌,将智慧科技和减碳行为科普充分融为一体,引导市民感知低碳、践行低碳。另一方,合理利用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1.2 公里低碳生态径,串联包括碳中和主题园在内的多个关键生态节点,完善科普标识系统,让市民游客在越秀公园开放共享的空间中,开启低碳新体验。未来,越秀公园将以碳中和主题园为基础,向“零碳公园”转型发展,把以公园为中心的1 公里辐射范围内社会各层面人群融入城市公园生活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开展“绿美小小讲解员”活动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分享到:
微信 扫一扫
公众号
“广州生态环境”
微信订阅号
微博
“广州生态环境”
官方微博
粤商通
“广州生态环境”
粤商通
机器人
美丽广州
看系列
美丽广州
说系列